本报讯(记者郑金武)近日,北京市科委、清华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等单位,在清华大学共同签署了联合推动脑起搏器临床应用合作意向书,将致力于推动清华脑起搏器惠及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
据介绍,通过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科技专项,由北京市大力支持,清华大学研发,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脑起搏器,正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产品注册证。这意味着我国在该领域打破了全球市场被美国产品独家垄断的局面。
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是将电极植入大脑的特定部位,通过慢性电刺激达到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逆、疗效显著的神经调节治疗方法,是目前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疗法,也可应用于震颤、肌张力障碍等疾病。
脑起搏器全球市场达12亿美元,年增长20%。中国有帕金森病患者200多万人,年市场空间超过30亿元,目前完全依赖于美国公司产品。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李路明领衔研发的国产脑起搏器,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预计该脑起搏器上市后首年植入量将超过500套,年销售3000万元以上。
《中国科学报》 (2013-06-05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