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贻芳: |
用自主知识产权争取国际地位 |
|
王贻芳
■本报记者 沈春蕾
研究核物理近30年的王贻芳,取得成果无数。2001年回国以来,王贻芳亲历了中国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的发展,推动了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成。
作为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构想方案的提出者、该实验探测器的设计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及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王贻芳表示,目前,该实验室正在全力以赴开展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及其二期——江门中微子,他希望该实验室在引领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同时,发展新的技术,提升国际影响力。
学科发展的起落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粒子物理、核物理、粒子天体物理等学科的基础,在核医学、核能源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服务于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科研环境以及科研导向的变化,使该领域的研究受到极大影响。当年,王贻芳身边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同学们纷纷改行,甚至还有人规劝他也趁早放弃,寻找更有前途的事业。
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在那个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发展并不热门,经费严重缺乏的时代,十几所大学的核探测与电子学专业方向走向消亡,相关领域的研究单位消失,许多原有的工业基础也逐渐萎缩。
当王贻芳回国后发现,国内核探测与核电子学人才已经处于奇缺的状态。然而,大环境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大型科学研究项目逐步启动,相关应用领域对核电技术和人才逐渐出现大量需求,这使得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学科发展开始备受关注。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5年4月2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创建了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联合实验室;2009年成立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2011年10月13日,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
从自发的联合实验室到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再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变迁,体现了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研究的重要性。
专家原来在身边
从时移地震采集关键设备研制、“时间快速放大器”项目验收到大型通用粒子探测设备北京谱仪(BESIII)的建成,再到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果,“在这些项目背后,我们时刻都要准备着解决各种复杂或奇怪的问题。”王贻芳笑言。
当年的那些问题现在已经可以很轻松地谈论。“然而,在那时确实很困难。”王贻芳感慨地说。
例如,液体闪烁体的研制是大亚湾实验的最关键部分,而之前的合作者一直未能成功。眼看着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就要受阻,王贻芳找到了高能所的化学专家。
虽然这些专家之前也没有相关研制经验,却迅速地组织起团队进行攻关。通过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共同努力,最后这些非专业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国际上最好的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体闪烁体。
现在,实验室已将液体闪烁体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将为江门中微子实验研制2万吨。
“转了一圈我们才发现原来专家就在我们自己的研究所内。”王贻芳说,“我们经常要解决这类技术和材料问题,也因此出了不少创新成果。”
力争引领与拓展
王贻芳告诉记者,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使命一是引领相关方面技术研发,二是拓展新技术,满足国内大科学装置的需求。
该国家重点实验室正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基地为目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将完成若干重大科研装置的设计与建设任务,参与国际大型探测器的合作设计与研制,以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搭建的成熟,一支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团队也逐步建成并完善。作为实验室主任,王贻芳认为相比国外同类研究单位,自己的实验室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一些技术仍处于跟随状态,还没有引领国际前沿。
王贻芳坚定地表示:“下一步,我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力争实现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这还需要时间、人员和经费的积累,但我们会朝这个目标而努力。”
《中国科学报》 (2013-05-07 第8版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