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构建中国的“喷气推进实验室” |
|
■本报记者 陈彬
长期以来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任务驱动的航天发展方式,导致我国基础和前沿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航天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受到影响,在原始创新方面与航天强国相比还有很大距离。
基于此,中国的航天人想到了对原有的协同创新模式作出调整,而“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便是这一调整的重要成果。
体制差异下的成功探索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成立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基础,根据任务需要,按照“2+X”方式,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优势高校组成的。虽然该中心正式成立于2012年,但围绕航天领域协同创新的努力早在几年前便已经开始了。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付强介绍,长期以来,哈工大一直隶属航天部门主管,并按计划体制开展科研协同合作。但至上世纪末,哈工大与航天科技集团被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在新的体制下,双方虽然始终进行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新模式的探索,但是始终难以回避体制差异存在的问题,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脱节,高校成果转化缓慢的问题日益凸显。”
200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为解决上述问题,联合哈工大成立了“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双方合作实现了单一项目合同委托关系向依托平台联合承担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双方又于2010年成立了“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实现了科研项目协同向人才、学科、科研和成果转化全方面协同,实践探索资源汇聚与共享、人才培养等体制机制创新,并最终在2012年联合组建了“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优势创新资源,联合国内外宇航领域的一流创新机构,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式、国际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我们希望以此实现国内相关领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付强说。
“双螺旋”缺一不可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无疑是学界的一大“圣地”。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的JPL。为此,中心制定了一个“四步走”计划。
付强解释说,所谓四步走,即在培育组建阶段,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初步建立具有航天特色、适合协同创新要求的制度体系,并整合资源、会聚高人才;在组织实施阶段,形成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形成体制机制改革示范特区;在提升能力阶段,具备提出和实施国家航天战略规划的能力,打造支撑中国航天发展技术创新源动力基地;在引领发展阶段,自主提出航天发展规划、自主进行空间科学研究、引领国际宇航科学技术发展,支撑我国宇航科学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按照该计划的步骤,目前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显然还处于培育阶段。因此,中心也将制度建设作为了自身的重点工作,而在此之前,作为中心依托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则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索。
“以‘双螺旋’科研组织管理模式为例”,付强说,在这一科研组织管理模式下,一方面重大工程演示验证任务按“两总制”组织管理,由院长任命“总指挥”和“总师”,空天研究院对两总进行考核,两总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基础研究项目按课题组长(PI)制组建团队开展共性、基础和前沿技术攻关,PI负责团队的组建和运行,空天研究院对PI进行考核。
付强表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工程任务研发中发现新的基础问题,可以引导、牵引PI领衔的基础研究团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又可以在研究平台迅速得到应用和转化。两种模式互为补充和支撑,缺一不可。
“为迈向航天强国出一份力”
尽管尚处于培育期间,但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作为其依托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就已经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实现对接,这一成就鼓舞了国人,也震惊了世界。
然而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在“天宫”与“神八”的成功对接背后,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承担的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国家重大专项——交会对接目标标志器及实验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总经费达1.1亿元的系统,作为型号任务成功应用在“天宫一号”平台上,圆满完成了“神八”与“天宫”交会对接中的任务。
“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协同创新方向的选取必须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紧密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发展需求。”付强说,协同中心必须是独立运行管理的科研机构,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具有自我造血功能。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还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会聚大学和工业部门的优势资源,实现发展需求与科学研究成果的无缝连接。
《中国科学报》 (2013-05-07 第8版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