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科尴尬“遇冷”的背后 |
图片来源:www.quanjing.com |
从总体上看,工科专业依然是学生们最不愿意报考的一类专业,与之矛盾的是,国家的经济建设又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作为支撑。专家建议:应建立一个更及时、全面的研究和发布机制,针对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作更多分析与发布,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本报见习记者 韩琨
“我觉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话确实很对,工科实在是太好就业了。”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化深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总结他做就业工作的体会。
然而,好就业的工科在招生方面的情况,却没有那么令人乐观。近年来,工学专业本科招生比例逐年下降,工科的学生或转专业,或跨专业考研、跨领域就业……在硕士、博士招生阶段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遇冷”。
而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探究和反思。
来者减少
今年两会召开前夕的一次研讨会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透露,2010年我国本科工学专业的招生人数是1998年的4.4倍。但在高校扩招阶段,工科学生占本科总招生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40.9%下降到2010年的33.4%,下降了7.5个百分点。
当然,高中毕业生在选择本科修读专业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记者采访了江西某地质类高校的六七名学生,有两三人在谈及当年的专业选择时,给出了“小孩子不懂事”、“一时乱选”的解释,甚至还有“别人帮忙报的,没办法”这种情况。
某工科类“985工程”高校研究生王小玥在学校办公室做助理,每年招生时跟老师各地跑。根据观察,她认为,学生的意愿在高招过程中体现得并不明显,相反是家长提供的建议和选择更为明确。
此外,如果把工科大致划分为高科技专业(如计算机、生物、通讯、新材料等)和传统工科专业(如机械、化工、冶金、纺织、轻工、地质等)两大类的话,王小玥表示,“相对传统工科,的确咨询高科技专业的更多,传统工科有一定劣势”。
王化深告诉记者,他在招生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生怕孩子累着”,学起来比较辛苦的工科自然不是他们的首选。尤其对于女生来说,家长往往觉得“女孩子读经管类的就好”,并不青睐工科专业。
“工科学生数量不足的问题确实存在。”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表示,从总体上看,工科专业依然是学生们最不愿意报考的一类专业,与之矛盾的是,国家的经济建设又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作为支撑。
入者出逃
天津某工科类高校的研究生杨南算是逃离工科的一员。
杨南高考后被该学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录取,非第一志愿。开学仅几个月,她就决心转专业,大二时成功转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杨南这样解释转专业的原因:“觉得信管更适合女生,也更好就业。”
杨南所在的学校是传统工科强校,许多专业的学科排名在全国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也不错。而这所学校的本科生考研时,“倒是什么专业都考管理”,杨南说道。以杨南目前所在的实验室为例,一共只有七八个人,本科背景却够驳杂:“机械、环境、材料……什么都有。”因此,信管是该校考研分数线最高的专业之一,“堪比学校的王牌专业建筑学了”。
与杨南相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张超对自己的专业可谓“从一而终”,从本科到跨校保研,再到读博,“为了学术理想”的他一直在本专业的科研道路上前行着。然而,他告诉记者,自己本科的室友中,“两个本科直接工作,两个硕士工作了,还在这条路上的不到一半”。
本科时,兄弟院校到张超所在的学校开办了一个金融学的项目,通过筛选的学生可以试听三个月,学到大四毕业后颁发毕业证书。当时张超的几个好友学习了这个项目,毕业后就“都改行了”。
在张超和杨南看来,虽然在研究生阶段出现了工科学生外流的现象,但“大牛”导师和重点实验室的招生“应该还是可以的”。这种推断诚然不错,优秀的教师不愁没有学生报考,甚至往往是多名学生竞争一两个名额。然而,老师们同样还会烦恼。
对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来说,作为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首席教授,他实验室培养的硕士生整体质量相当不错,就业时十分抢手。但他还是会为博士招生而头疼。
钟章队十分无奈:“我的许多优秀硕士生要么出国,要么去企业就业,极少有继续留下读博的。”优秀的工科本科生出国或者读完硕士直接就业,不愿意读博从事基础研究,造成当前博士生生源整体质量不高。
大背景下的个人选择
谈及工科本科招生遇冷的原因时,袁寿其说,这与社会上的一些认识误区有关。“很多人都觉得工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生毕业后,一方面比较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会很辛苦。而在目前愈演愈烈的考公务员大潮中,工科的学科背景又显然无法与文理相比,这些都导致一些学生选择放弃工科专业。”
“大家都是理智和现实的。”张超很理解朋友们不继续从事科研的做法。
在他看来,具有金融学科学习背景的同学抛弃工科、转投金融这些“热门”行业,很好理解,当初他们之所以辅修也就是冲着“热门”和高薪。考研去管理类也如此。
至于硕士后直接就业,这是因为“工科的硕士找工作还是不错的”。张超分析道:“硕士毕业后薪资待遇都不错,但读博之后,你的路窄了太多,只能去高校或研究所,而公司是不喜欢要你也觉得要不起你的。”
再者,工科读博时间太长,投入太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张超解释道:“工科博士很少有三年能毕业的,但时间不等人。早一年就业,优势就大点。”加之现在博士、博士后、“海龟”都越来越多,所剩的福利越来越少,张超形象地总结:“先占个位置是一个不算差的选择。”
此外,钟章队指出,读博补贴与就业薪资相比相差较大,这也是优秀学生不再继续读博的重要原因。学生硕士毕业时大多二十三四岁,他们需要自立,需要考虑家庭负担。我国大多数博士生补贴在1200至1600元之间,与本科生毕业后工作平均月薪3000至5000元或以上相比,有较大差距。对于有经济压力的学生来说,读博显然不如工作。
不久前,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意见》中称,自2014年秋季开学,国家将取消公费研究生,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学生收取学费。有分析认为,这可能导致在研究生招生上,出现“冷门愈冷、热门愈热”的情况,而一些工科专业的招生将很可能更加困难。
对于这一观点,袁寿其也表示了赞同:“在公费生阶段,一些弱势专业可以通过增加公费生比例的方式,加强学科的吸引力。但取消公费生后,学生很可能更加顾及‘投入’与‘回报’的问题,从而更加青睐‘热门’专业。”
综合思考,探求应对之道
“虽然就总体而言,现在工科生在减少,并不能说工科发展在走下坡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别敦荣说,工科学生占本科总招生数的比例约35%,这个数字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低。如果再加上工科性的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工科的教育规模还是可以的。
针对学生和家长选择本科专业时的“畏难”、“怕苦”,袁寿其表示,需要对公众加以引导,工科专业并不代表着工作的“难”和“苦”。相反,一些工科专业现在还存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反倒是一些很多人眼中的热门专业,却陷入找工作难的窘境。“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一个更及时、全面的研究和发布机制,针对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作更多分析并定期发布,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钟章队则呼吁,要留住优秀人才,就应大幅提高博士生奖学金或生活费。方法可以有很多,例如推行提高国家博士生奖学金、学校设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种形式,具体补贴标准可以参照本科毕业生起薪的平均工资。
虽然已经从工科“逃离”,杨南仍觉得这一提议会吸引更多人读博:“如果每个月能提高到3000元以上的补贴,三年读一个博士学位,吸引力还是挺大的。”而别敦荣却认为,靠提高补贴来留住学生的做法有些“治标不治本”。“对于离开工科领域的学生来说,他们考虑的是今后几十年的薪酬待遇,而不在乎几年内每月能补贴多少。”
转专业、换行业,这些行为归根到底是学生的个人选择。而个人选择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别敦荣认为,指责社会心理浮躁趋利无济于事,学校只能在现有的环境下办学。当前的情况是,国家为工科建设和培养人才投入和配备了大量资源,但学生没有走入工程领域,造成了资源浪费。
因此,别敦荣提醒高校的领导应该更多地思考学校的办学目标,考虑学风建设、专业训练等问题。“社会需求是必须面对的,而当学校或者学校的某些专业在社会需求中不具有优势时,学校要考虑调整。”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本报记者陈彬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3-03-28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