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龙虾“蛀空”云南元阳3万亩梯田,专家称—— |
人与虾战几无胜算 |
|
■本报记者 陆琦
回放:
在云南红河州元阳县,小龙虾曾是返乡者带回来的可口美食,如今却成了当地哈尼人和哈尼梯田的噩梦。
据3月21日的消息,元阳梯田核心区几万亩的梯田,正在遭受“打洞高手”小龙虾的破坏,已有部分梯田田埂因被小龙虾蛀空而垮塌。当地也在下大力气,与小龙虾“搏斗”。
疑问:
原本在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养殖的小龙虾,为何能入侵到云南?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外来物种入侵后,能否将其彻底根除?
解答: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是全球臭名昭著的水生入侵种。”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李义明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小龙虾是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土著种,目前已入侵除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据了解,中国的小龙虾于1929年由日本引入中国南京附近,随后作为食用虾和饲料,在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地推广养殖。
李义明曾对浙江、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进行过调查。他发现,在调查的400多个水体中,包括河流、池塘、水库、沟渠、水田等,小龙虾的入侵率已超过60%。
“人为引种入侵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顺着水流自然传播、繁殖。”李义明说,小龙虾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小龙虾曾是返乡者带回来的可口美食,而现在却成了当地人的烦恼。据统计,到2011年小龙虾入侵已发展到元阳县新街镇、攀枝花等6个乡镇、35个村委会,危害3万亩梯田。在新街镇梯田核心景区,受小龙虾危害比较深的梯田里,每亩梯田被小龙虾挖了近百个洞,洞穴最深的有1米多。
“小龙虾危害稻田,在国外已有很多报道。”李义明介绍说,小龙虾除了是“打洞高手”,还会危害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尤其对水稻生长早期(秧苗)的危害是较大的。研究证明,即使其密度较低时,也能完全毁坏水体中的水生植物。
小龙虾为杂食性动物,取食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小鱼虾、蝌蚪、小蛙等。研究表明,小龙虾对全球两栖动物的减少负有一定责任。它的入侵导致西班牙西北部Chozas湖中83%的两栖类物种消失、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两栖类物种丰富度下降。此外,小龙虾还会传播龙虾瘟疫等疾病。
在李义明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讨厌”的物种,“一旦入侵,极难控制”。
去年,红河州财政拨款100万元、元阳县政府拨款10万元,用来购买农药和相关器械歼灭小龙虾。经试验后,当地最终采用了生物和药物双管齐下的方法进行防治。
一方面,在梯田里投放鲤鱼、鲶鱼、黄鳝和黑鱼等小龙虾的天敌,同时放鸭子、牛蛙、青蛙直接吃小龙虾;另一方面,在每亩梯田放400毫克敌杀死(溴氰菊酯)杀死小龙虾。
对于这场“人虾大战”,李义明并不乐观:“这些方法对降低小龙虾的密度及其危害可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想要彻底根除它的可能性不存在。”
他指出,外来入侵种几乎都是如此,入侵范围小时还好办,但只要扩散开来,就非常难根除了。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已发现外来入侵物种400多种,其中50余种位列全球100种最具威胁外来物种,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治理投入难以估算。
对此,李义明表示,控制极具危害的入侵种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引种。因为一旦引种,逃逸到自然界只是时间问题。“入侵种潜在的生态危害远比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要大得多。对待这些物种必须非常谨慎,不能光注意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忽视了无法估量的负效应。”
《中国科学报》 (2013-03-28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