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称,微博客不只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还开辟了信息传播和企业营销的新阵地,而且它还具有得天独厚的速度优势。而今,高校微博日益成为学校与学生、校友乃至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
■本报见习记者 韩琨
3月4日,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艺考复试的一名同学通过微博发布信息。这位ID名为“二木子布”的同学称自己面试时丢失了一袋笔,希望“大家帮帮忙”找回,并在所发的微博中@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官方微博。
北京电影学院转发了此条微博,并给其加上了“找东西”的话题标签。
这只是每天新增千万条微博中再普通不过的内容,却足以看出微博这个网络平台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
信息速递是根本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管理学校微博账号的老师张贝贝说:“学校的微博最主要的功能当然是服务学生,传递、分享、交流信息。”
无论是转发还是原创,北师大的微博基本上都还有起到分类功能的一个小标题,例如“师大快讯”“教育动态”等,内容也一目了然,包括校园里的通知公告以及教育界的即时资讯等。张贝贝解释道,例如教育动态,多是与同学相关的教育新闻,也是师大作为师范类高校的特色所在,“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了解最新的教育资讯,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
既然负责的是学校的官方微博,所发布的言论都代表学校,张贝贝表示这当然与平时管理私人账号截然不同。除了发布新闻外,在转发的信息方面,自己也要考虑如何为学生服务。“比如说看到一些招聘信息,我就会转发,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找工作。”学校社团账号所发布的活动信息,或者是其他高校举办的有意义的活动,师大的官方微博也会予以转发。
近日来艺考如火如荼,对于爱刷微博的北京电影学院某专业考生陈晓来说,他都不用查看学校官方网站了。因为学校的官方微博会及时更新各专业的面试笔试安排以及考生须知,他甚至还可以看到毕业校友对于艺考考生的建议和“经验谈”,觉得“学校真是细心周到”。
摸索更好的运营方法
毕业快两年了,王希希还是关注着北师大的微博。她尤其喜欢每天早晨都会发布的“师大早自习”栏目,虽然学校里的即时动态跟自己已经没什么关系,但王希希觉得这种类似“心灵鸡汤”的句子有时读起来还是有所触动的,“碰上很喜欢的还会转发。”
张贝贝告诉记者,“师大早自习”这个栏目其实借鉴了微博上一些比较受欢迎账号的运营方式,与许多杂志都有的“早安”“晚安”很相似,而这种方式确实比较受欢迎。“虽然可以说是‘心灵鸡汤’吧,但有意义的名言警句还是会引发学生的深思,有不错的启发作用。”
Web2.0时代,互动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色,高校的“微博建设”当然必须重视互动。于是,官微们还会不时推出一些互动话题与学生们讨论。
“学历查三代,你怎么看?”“六成应届生是‘闪辞族’,你怎么看?”学生们纷纷在微博下面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张贝贝有时还会披着“北京师范大学”的账号回复互动的同学一句“赞”或者“V5”。在互动过程中,会得到学生的肯定,而对其他批评和建议的声音,“我们也会虚心接受,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本来微博这个桥梁就是为了让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更顺畅。”张贝贝说。
当然,撰写一条互动话题的微博不是写几句话、再按下“发送”键那么简单。张贝贝介绍道,这里是有讲究的,除了内容要与同学们密切相关、时间上是近期热点外,互动微博的发布时间也有讲究。“比如周一大家刚开始一周的工作,可能比较忙,不怎么有时间关注微博。所以就不会发互动话题,等到周二再跟大家互动、讨论。”
是信息平台,也是情感寄托
面对着林林总总的高校微博,中国人民大学的雨辰显得有点“晕”。
与北师大不同,中国人民大学并没有所谓的“官方微博”,校友会、研究生会、本科招生办等相关机构和社团的微博反而不少。对雨辰来说,她关注这些跟学校有关的微博账号,就是希望获取实用的信息,例如浴室维修公告或者选课通知这种涉及日常学习生活的内容。可她后来发现,这些微博账号所发布的信息繁杂且重复率高。
“有的微博的功能是具有时效性的。学校75周年校庆的时候我关注了校庆的账号,获取跟校庆活动有关的信息,比如哪个时间点去抢校庆蛋糕,相当实用。现在校庆过了,当然也就没用了。”
雨辰关注过人大校友会、中国人民大学微吧、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青年人大(校团委主办的报社)、天地人大(学校论坛)、品知人大(IPV6资源分享平台)等大大小小十来个与学校有关的微博,后来都逐渐取消关注了,现在只保留了品知人大一个。原因很简单——“这些账号上的内容都差不多,无非校园动态和人大新闻,留一个就够了。”
不过,雨辰与这些官方账号也是有过“蜜月期”的。学校新图书馆刚开放时,雨辰先行“探幽”并拍了一些照片传到微博上,被“人大校友会”转发。更多的校友就通过校友会的微博看到了母校的新貌,发了不少感慨和评论。去年春天雨辰在旧图书馆门口拍的西府海棠也引发了校友们的忆旧之情。
“作为在校学生,希望能从学校的微博获得有用信息,而当自己毕业后,这些关注大概就是对母校情感的一种寄托吧。”雨辰这样总结道。
《中国科学报》 (2013-03-07 第8版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