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1月的一天,南非普列米尔金刚石矿的监督员佛烈德维尔正在矿场散步,突然他在夕阳的反射中发现一件闪光物体,开始他以为是掉在泥里的玻璃瓶,用手杖把它挑起、刮去泥土,这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闪光物竟是一块大如拳头的钻石。
之后,南非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在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国国王爱得华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皇室。
后来这块巨大的钻石被送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进行切磨,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加工,加工费8万英镑。由于原石太大,需要事先按计划劈开成若干小块。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因为如果研究不够或技术欠佳,这块巨大的钻石就会被打碎成一堆没有什么价值的小碎片。
劈切工作由荷兰著名工匠约·阿斯查尔进行。他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非洲之星”,按它的大小和形状制造了一个玻璃模型,并设计了一套工具。他先用这些工具对玻璃模型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之后他慎重地研究了它的分裂方向,并在分裂方向上先开一个四分之一寸的缺口。
1908年2月10日下午,钻石分割正式开始。在分割现场有一顾问小组陪同,随时研究变化情况,并请一位医生和两个护士现场保驾。
此时房内空气十分紧张,阿斯查尔将钢刀锋刃直插预先划定的缺口处,举起木锤猛力向刀背一击,刀锋断了,巨钻丝毫未裂。他再举木锤,大力击打在新换上的刀背上,钻石按所愿完整地分割成三块。此时阿斯查尔却昏倒在地,以后又在医院里休养了很长时间,才恢复了常态。
巨钻分割完毕后,于同年3月3日开始切磨,由三位琢磨专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费了八个月时光,一共切割琢磨成九颗大钻石和96颗小钻石,分别作为王冠、权杖及其它装饰之用。其中四颗最大的钻石分别是:“库利南第一”、“库利南第二”、“库利南第三”、“库利南第四”。
“库利南第一”为梨形、四件中最重的一颗,重530.2克拉,后来镶在英王的权杖上,这颗巨钻称“非洲之星”。它有74个刻面。
“库利南第二”为方形、重317.4克拉,后镶在英王的王冠上。
“库利南第三”为梨形,重94.4克拉,镶在英女王王冠的尖顶上。
“库利南第四”为方形,重63.6克拉,它是由分割专家把其中最小的一件钻石分割为二,即“库利南第三”和“库利南第四”而成。它镶在英女王王冠的边上。
“非洲之星”九颗钻石余下的五颗是:第五颗为心形、重18.8克拉;第六颗为船尖形、重11.5克拉;第七颗为船尖形、重8.8克拉;第八颗为长方形、重6.8克拉;第九颗为梨形、重4.39克拉。另外尚有96颗小钻石,已分散在世界各地共重8克拉。余下非常细小不能琢磨的碎石一堆、重9.5克拉。
这块巨型重达3106克拉的“非洲之星”原石,共切磨成105颗钻石、共重1064.26克拉,和9.5克拉没法切磨的碎石。成品的重量只占原石的三分之一,可见原石琢磨成钻石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
“非洲之星”的真实故事还远未说完。14年之后,1919年,还是在同一座矿山、离找到“非洲之星”钻石不远处,又找到一颗重1500克拉的不完整金刚石块、按重量应居世界第二,是一定要单独命名的,但人们对此块金刚石的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它的晶体特征、裂开形状等特点,认定它与1905年发现的“非洲之星”同属一块晶体,只是裂开后先后被发现而已,因而未再给它命名。也就是说,要是“非洲之星”没有裂开的话,其总重量应在4606克拉以上。(扈中平整理)
“非洲之星”被镶嵌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
艾卡迪钻石矿场的巨大开采机械。
形状各异的钻石
钻戒是爱情的信物
本版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中国科学报》 (2013-02-08 第11版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