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焘 张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2-23
选择字号:
关于城镇化的思考
 
城镇化,不能单纯理解为高度膨胀城市市区人口、建造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市区,并在其中大建林立的高楼大厦群,否则后患无穷。
 
■张焘 张杉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有成效的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国,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涉及解放生产力,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与城乡间的不公正、不公平,合理调整和配置产业结构并促进现代化。
 
对城镇化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按国家统计局资料,中国的城镇化率在2011年已达51.27%。这种以农业人口融入城市人口的数量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而确定的统计方式,反映对城镇化的一种认识。快速无限制的膨胀城市市区人口,促进建设更多的大市区城市、发展更多的超大市区城市为目标的冲动,是极危险的。
 
城镇化,不能单纯理解为高度膨胀城市市区人口、建造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市区,并在其中大建林立的高楼大厦群,尤其是住宅高楼群,以及市区面积不断向四周呈面型无限扩展。否则后果严重,后患无穷。例如:住房紧张,房价不断快速上涨,大批“居士”无居室,高房价增加企业成本,促使物价上涨;争地、圈地造成紧张气氛,使可耕地减少、土地荒芜、河湖面积和湿地面积缩小,甚至消失;水资源日趋匮乏,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而蓄水能力降到极限,不得不采取耗时、费力、消耗可耕地、花费巨资的引水工程;物价上涨、食品安全问题增大;交通拥堵、事故增多、产生多种危害、污染空气、危害社会秩序;“三废”成倍增长,环境严重污染,热岛效应使市区空气污染加剧,林立的高楼大厦群致使空气流动不畅,促使频发的雾霾加重;居民健康受到危害、与呼吸有关的多种疾病有上升趋势、“空气污染致癌”,如非典、禽流感等高危传染疾病的传播与对其及时、有效控制的难度增大;教育、卫生医疗资源的增长远跟不上人口的增速,导致异化发展,还会造成学区附近房价暴涨;火灾、停电、地面沉降、垮塌等灾害与管道事故增多,地基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承载千百年历史和文化的名胜古迹,惨遭毁坏;就业难度增大、待业人数不断上升、林立的高楼大厦群与低矮的棚户区和拥挤的群租房并立、收入与分配不公的差距不断拉大,导致日益严重的心理不平衡;维护社会秩序、城市治安、社会稳定的难度增大;城市管理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易陷入顾此失彼的无序漩涡。
 
上述各种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还在不断发展,而且它们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还会产生链锁反应,具非线性。此外,还有很多尚未显露的不确定因素以及认识不到位的各种因素。在人口高度密集区,出现任何失误、发生任何灾害,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还应备战、防灾,人口密度与受灾程度成正比。
 
城镇化的出路何在?
 
1.城乡应一体化,就是把城乡看成是复杂系统,或城乡社会生态复杂系统。
 
(1)城乡复杂系统是不同尺度、不同层次、多重复合城乡复杂系统网络中的一个组成,或子、子子系统。
 
(2)城乡复杂系统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不同层次子系统即中心城市、小城市、乡镇和散落分布的村落社区,在长期密切关联、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演化中形成的共生体。它们在结构、功能、规模、运作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具有统一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按现在行政划分,中心城市相当于市、直辖市、各省会、县城。
 
(3)城镇化必然覆盖整个城乡复杂系统,基于系统内整体地域空间布局。基本上遵循“大分散、小集中”原则,即城市市区和镇市区的人口要少,市区的面积要小。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中小城市、乡镇为主形成的结点,近距离链接分散分布的村落社区的点—网结构。或称之为由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村落社区组成的,并含有分散其中若干小“月亮”的“满天星”结构。
 
(4)城镇化的目标是,要营造系统内各类居民,使其富有朝气、积极向上、和谐互动、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并以最大的创造性推动系统不断发展与变革的条件和环境。复杂系统内的居民,不论是中心城市的,还是乡镇、农村村落居民,不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基本上都应享有城市拥有的各种资源和各种社会福利待遇与社会服务,拥有自由择业、择居、教育、购物、医疗、养老等基本权益。特别是农民和农民工应得到真正的尊重,不受户籍限制,包括土地在内的各项权益应得到根本性的维护。
 
(5)城镇化必然逐步提升居民的道德水准、文化素质、科技知识、职业技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方法的能力,使他们以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科学地面对社会、人生、工作、处理各种关系。
 
(6)城镇化有效性的标志之一,就是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除了农民,让喜欢农村的人们,选择农村定居,享受风景优美、环境洁净、空气新鲜、安静的田园风光;小城市、城镇和农村具有大的力量吸引产业进入,人才就业、就住,也包括厌烦拥挤、喧闹、环境单调又杂乱的城市的就业人员居住。
 
(7)城镇化是城乡复杂系统发展、演化的一个必然过程,本身也是发展、演化的。由于历史、政治、文化、自然、地理等多种因素,城镇化程度在复杂系统内部的发展,从不均衡逐步向动态性相对均衡发展,需要一个复杂的多阶段发展过程。
 
2.实施城镇化的基本方针、政策、改革重点、切入点。
 
实施城镇化的基本方针应是:深谋远虑、谋定后动,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与时俱进、调整改革。
 
基本政策走向:加大资源投入与合理配置、提高投资额度、降低税收以及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等,从中心城市向小城市、乡镇,到农村社区,逐步倾斜。
 
实施城镇化的改革重点:户籍、土地、税收、卫生医疗、教育等体制与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主要以政策和相关举措为杠杆,减少层次,改革人事制度,精干队伍,严格出台政策,持久地严打违法、投机行为。
 
实施城镇化的切入点:政策与相关重大举措先行,基础设施紧跟其后。后者之中,先“四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通讯。接着就是物资供应、住房建设与配套设施、医疗保健、学校等系统网络的布局,基本满足居民的最低需求。社会福利保障和服务是复杂体系网络,其运作的有效性,会确保从中心城市,到城镇,到村落社区,服务品质的一致性。
 
(张焘曾任原中科院地学部研究员、原科技政策局正研级高工;张杉曾任中科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报海外版主编)
 
《中国科学报》 (2013-12-23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