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分数降低,但仍属于高考的一部分,那么社会化考试的英语测验,也理应具有这样的效度和信度,而这些需要北京市相关部委作出更多的探索。
■本报记者 韩琨
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高考改革新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为期一周。
征求意见的改革框架方案,在各大媒体和网络平台引发热议。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内容,当数《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语文分值增加、英语分值降低的变化。
弱化英语,强化母语
根据北京市教委发布的这一方案,2016年北京市高考中,语文180分,数学150分,文综理综分别为320分;而英语考试变为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考生可多次参加,分数三年内有效,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满分100分。
在《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北京市教委把这一改革方案的思路描述为:“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英语学科应有的位置上……英语学科的考查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改革是根据当前中学英语教育现状而作出的调整,希望免去学生把大量精力和时间花费在重复的英语语法练习上,也要改变学生开口难的“哑巴英语”现象。
而需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对高考中英语分值降低的反应则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英语单科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觉得压力减轻不少,而一向英语优秀的学生担心自己的优势变弱了。而一些家长也借助各种媒介平台表达了对新政策前景不清晰、恐引致混乱的担忧。
不过,就整体社会反应而言,北京市教委的这一高考改革方案还是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截至10月29日23时,某门户网站关于“你是否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的调查共计有35272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显示,72.5%的调查对象表示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
在英语分数被压缩至原来的三分之二时,语文在高考中的分数大幅度增加了30分。公众对此反响热烈。不久前,江苏省有类似弱化英语的高考改革“传言”传出时,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就在第一时间表示了对在高考中弱化英语做法的支持态度。
“这种分值变化所反映出的指导思想变化,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张亚群也对记者坦言,“目前高考中,英语的地位有些过了。”在他看来,弱化英语、提高母语分值的做法,是正确导向。
转变:从应试到应用
那么,弱化英语的政策,对于北京市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会切实地产生哪些影响呢?是不是由150分降低到100分,三年内可以考六次之后,学生们就不重视英语学习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坐在北京市各中学教室中的学生进行区分。简而言之,就是将来是否参加高考。事实上,政策所能辐射的群体只能是选择参加高考的那部分学生。
“北京的孩子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中产阶级家庭。”北京某英语培训机构教师刘萨说,“这部分学生的未来目标是出国留学。”
因此,对于政策可能引致的中学英语教学调整,刘萨表示:“国内的英语教学资源很大程度上,无论怎么改革,几乎无法满足他们出国留学的语言能力的需要。所以改革的影响对他们来说微乎其微。”
对于将来要留在国内参加高考的孩子来说,分值降低未必会弱化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投入。就刘萨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他的判断是:“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英语教学改革,对于他们还是过于陌生或者专业化,他们无法有效地评估改革的意义。”
换言之,当政策变化对孩子未来升学的影响并不清晰之时,或者说存在风险的情况下,甚至于对孩子未来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影响也都渺茫难测。刘萨分析,这会迫使学生和家长继续之前对英语学习的投入,甚至有可能额外加码。“何况,北京孩子大都经历过各种培训机构,这是应试教育大背景的惯性使然。”刘萨说。
在某门户网站关于学习英语的动力调查中,64.1%的人选择应付升学、考试,而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英语交流能力的人不足四成。刘萨所说的“应试教育大背景的惯性使然”得到了佐证。
“分数降低并不意味着英语就不重要了。”张亚群提醒道。语言本身不应是学习目的,学习英语是为了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为了交流。“需要端正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指导思想。”
同样地,张亚群认为,语文的分值有所增加,也是希望引导学生注重我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历史文化的学习,“绝不是要机械地增加应试内容”。
试水:垂范,亦有隐忧
事实上,认为当前英语在高考中地位过高的声音一直存在。就在本月初,就出现了关于高考中取消英语、英语测试改为社会化考试的“传言”在网络上传播。虽然江苏省教育厅随后对“传言”予以否认,但所谓的新方案已经引发了社会公众的热议。
谁料新闻过去还没多久,弱化英语在高考中地位的改革方案就被北京市教委放到了台面上,向社会征求意见。是什么让北京成为这一改革的先头部队?
张亚群认为,首先,这与北京的首都地位是分不开的。高考改革不只是方案和具体政策的调整,更重要的是政策调整所隐含的指导思想的变化。“传递怎样的导向,是很重要的。”目前很多大学生汉语基本功不理想,“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热播,都显示出大家普遍存在的母语焦虑问题。而高考中语文分数的增加,无疑在传递重视母语的积极讯号。
“北京作为首都,在高考改革探索中起到对其他省份和地区的垂范作用,责无旁贷。率先传递信号,理所当然。”张亚群说。
此外,在张亚群看来,北京的高考改革探索也与其特殊情况有关。北京参加高考的考生数量逐年降低,出国比例较高。在教育资源方面,北京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教学条件较好,考生规模小。“如果有什么问题,易于调整,相对于高考大省而言,影响的人数会比较小。”
英语考试变为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成绩三年内有效,取最高分计入高考。这与美国和英国所实行的托福(TOEFL)、GRE、雅思(IELTS)等考试看起来类似,给考生增加了多次考试的机会,可谓积极有益。
另一方面,张亚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一种担心:“英语变为社会化考试之后,这一社会化考试的组织主体是谁,是否具有权威性,所使用的试题和测试结果是否具有相应的效度和信度。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张亚群解释说,以高考为例,无论大家对高考有着怎样的指责,但总体上而言,高考的成绩确实可以测量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为高校选拔优秀生源提供有效依据,是具有高信度的考试。英语分数降低,但仍属于高考的一部分,那么社会化考试的英语测验,也理应具有这样的效度和信度,而这些需要北京市相关部委作出更多的探索。
《中国科学报》 (2013-10-31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