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31
选择字号:
自然子刊综览
 
《自然—地球科学》
 
科学家提出火星上存在生命迹象
 
科学家在本周《自然—地球科学》上撰文称,火星次表层曾含有地下水,以前可能是古代生命的适宜栖息地。其中一些地点有深层地壳物质涌出表面,因而这些地点会成为未来太空任务中寻找火星生命证据的首要目标。
 
Joseph Michalski等人评估了火星涌出地下水存在的可能性。他们在火星最深陨坑之一——McLaughlin陨坑的次表层发现地下水所具有的沉积物质,他们认为在火星局部地区曾零星地发生过地下水涌出,之后留下的沉积物则为次表层宜居性提供了证据。
 
《自然—地球科学》
 
研究发现浮石广泛分布成因
 
最新研究发现,海底火山周围大量覆盖的浮石是由一种中等程度的喷出方式导致的,这种喷出方式既非爆发也不是流淌。研究报告发表在本周的《自然—地球科学》上。而在此前,浮石这种分布广泛的多泡状沉积物质被认为预示着剧烈的爆发性火山现象。
 
Melissa Rotella等人分析了南太平洋一个海底火山喷发出来的浮石的纹理特征。该浮石内部多为泡状,边缘则较少。泡状的分布表明大量漂浮的岩浆泡沫的喷出导致浮石的成型。研究人员认为,海水让泡沫边缘快速冷却,而气泡则继续在内部成型。这些漂浮的岩浆泡沫在瓦解并下沉之前经由洋流作用而广泛散布。
 
《自然—材料学》
 
新算法可优化粒状材料力学性能
 
本周的《自然—材料学》杂志报道了一种可以优化被挤压粒状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算法。这使得科学家有可能系统地研究出颗粒形状在材料受压时所起到的作用。
 
在粒状固体比如大米或玉米片中,小颗粒的形状决定了颗粒如何团聚和颗粒之间发生联系的网络,进而决定了固体是如何应对压力(包括外部的压力和材料自身重量)。但形状属于一个无穷参数,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能用于研究颗粒形状在粒状材料的力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Marc Miskin和Heinrich Jaeger从人工发展角度重新表述了该问题。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大量运算后,该发展出来的算法能够找出一种在压力下能让自身的聚集变得坚硬而非脆弱的颗粒,并通过3D打印加以验证。
 
(张笑/编译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turechina.com/st
 
《中国科学报》 (2013-01-31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