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禾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9
选择字号:
酵母“妈妈”的牺牲精神
图片来源:www.techcn.com.cn

 
母爱的真谛是牺牲自己成全后代,这是跨越生物种类的共同特征,它不单是人类的天性,而且在动物中也屡见不鲜。
 
北极熊“妈妈”会忍饥挨饿救小熊,海豚“妈妈”不睡觉也要为小海豚觅食,更伟大的壮举是蜘蛛“妈妈”竟然让自己成为小蜘蛛的盘中餐。
 
近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披露了一项最新发现:母爱同样存在于酿酒酵母这样的微生物中。酵母“妈妈”不仅会为它的后代供给营养,而且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原来,酵母采用“出芽”方式繁殖后代,而酵母“宝宝”的线粒体(有能量站和呼吸机之称)全靠酵母“妈妈”提供。
 
以前人们一直以为,酵母分裂时线粒体也一分为二,酵母“妈妈”可以和酵母“宝宝”分到等量的线粒体,就像俩人分吃一个披萨那样一人一半。
 
事实上,细胞分裂并非完全均等,比如人类的干细胞,两个不同的细胞在外观及行为上都有很大差异。另外,有些癌细胞的情形也大致如此。
 
来自美国、中国和巴西的该论文作者发现,酵母“妈妈”会给每个酵母“宝宝”输送尽可能多的线粒体,经过10代以后,酵母“妈妈”就会因逐渐耗尽线粒体而慢慢死去。到20代时,酵母“妈妈”几乎无一存活。由此可见,母亲的牺牲是完全无私的倾其所有,彰显出母爱的崇高和伟大。(禾木编译)
 
《中国科学报》 (2013-01-09 第6版 生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