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开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9-3 5:44:24
选择字号:
探究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张开逊
 
科学探索与艺术创造,是两种不同的人类活动。科学的使命在于理解物质世界,艺术的使命在于表达人类的感情世界。科学需要事实,需要逻辑;艺术需要唯美,需要浪漫。
 
古往今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攀登同一座高峰,艺术家则以各自的方式建造具有个性的高峰。爱因斯坦与阿基米德、伽利略,实际上做着同一件事情——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李白与莎士比亚则没有任何联系,拉斐尔与达利也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都在建造各自的高峰。
 
科学有共同的评价标准,艺术则不然。有人对毕加索的立体画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人则认为它是精神错乱的梦呓。
 
按照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科学属于确定的人类知识;艺术则属于不确定的知识,它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它们之间的联系复杂隐秘,而且深奥。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科学与艺术活动的主体即人实现的。
 
评价科学的标准是“真”,评价艺术的标准是“美”,它们都被人类更高的标准“善”统率。三者融合,文明即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实例比比皆是,譬如杰出的建筑、优秀的工业设计。科学智慧不能损害人类,艺术创作也不能无度张扬个性而违背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真正的科学智慧有两条判据:一方面丰富人类的知识,一方面增加人类的能力;真正的美,也有两条判据:一方面与自然一致,一方面与理想一致。真科学与上乘艺术都应该服务于人类崇高的目标。
 
科学与艺术同属人类精神领域高层次的创造活动,都需要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想象力,都需要思想的空灵与浩瀚。许多科学家十分喜爱艺术,对艺术家十分钦佩,有时也会偶尔迈入艺术殿堂模仿演练一番。例如爱因斯坦喜欢小提琴,费曼既客串桑巴鼓又作速写,华罗庚不时写点小诗,当时有人写文章说,华老是大科学家又是诗人,华罗庚当即回应说,“我不是诗人,别把麻子当酒窝”。
 
只有很少的科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艺术家。例如达·芬奇,他留下了1000多页科学探索与技术发明手稿,只有7幅自己署名完成的画作。不知道艺术家是否真喜欢科学,科学家不太能够从艺术家那里直接得到发现宇宙奥秘的灵感,然而可以在更高的层次获得创造力的启迪。
 
或许这是许多科学家崇敬艺术家、喜欢艺术的真正原因。许多科学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科学是人类探究宇宙的艺术,发明是运用科学智慧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艺术(希望艺术家千万不要说:艺术是精神世界的科学)。
 
科学技术不断地为艺术提供新的工具,使它们更美。中国人发明的纸、墨和毛笔,为国画提供了最主要的物质基础,造就了吴道子、韩晃、张择端等一大批名垂青史的画家;透视法、油画颜料造就了乔托、米开朗基罗、提香等一大批杰出的西方艺术家;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使优美的音乐能够飘荡在地球的每个角落。科学与艺术携手共同丰富人类生活,它们的联姻成为现代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艺术一直在帮助科学。语言与文字是人类信息科学技术最主要的两次飞跃。人们推测,语言源于有节律的歌唱,先有音乐而后有概念、逻辑;文字则毫无例外源于绘画变形,直到今天,汉字仍然保留着丰富的绘画性。达·芬奇始终用杰出的绘画技巧表达科学构想。机械工程与建筑工程的通用语言——图纸,就是直接由形象艺术演化而来。今天,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创作,正在传播科学的使命中发挥重大作用,尤其是旨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传播活动,艺术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思考科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能够启迪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的思维、感情与意识,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我们自己。
 
(作者系北京科协第七届常委会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报》 (2012-09-03 B1 思想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