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7 6:10:14
选择字号:
人物
 
希格斯:泪水见证新粒子诞生
 
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发现与希格斯玻色子特性一致的新粒子,在于日内瓦举行的相关研讨会上,一位老人热泪盈眶,他就是彼得·希格斯,“上帝粒子”正是由他的名字命名的。
 
1929年,希格斯出生在英格兰的泰恩河畔。以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粒子而闻名于世的他,是一位有些固执的物理学家。当第一篇有关希格斯玻色子的论文投稿遭拒时,他并没有放弃,只是说:“好吧,他们不懂。”
 
1964年,希格斯同其他几位物理学同事共同提出了“全新亚原子粒子存在”的可能性,提出宇宙间有一种粒子是万物质量之源。但在当时,这一理论引发的更多的是学界的惊疑声,并没有获得太多支持,希格斯也被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解聘。
 
直至后来,越来越多科学家开始认同这一理论,并在这一假设基础上构建“标准模型”的概念,希格斯的理论终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寻找宇宙起源奥秘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是,48年来,“上帝粒子”始终未现。
 
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理论后,希格斯低调地在爱丁堡生活了数十年。直至今年7月4日,83岁高龄的他来到欧洲核研究组织总部,与其他科学家一同出现在新闻发布会。当希格斯走入发布会现场时,全场起立,喝彩欢迎。这天,他邀请比利时科学家弗朗西斯科·恩格勒——当年与他一同创立理论的同伴——同席而坐。79岁的恩格勒在现场亦老泪纵横。而当年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理论的核心三人中,比利时科学家罗伯特·布鲁特已然辞世。
 
苏格兰老人或为“夏娃”直接后裔
 
伊恩·柯纳德在苏格兰过着退休生活,不过日前他被告知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名女性的直接后裔。现年72岁的柯纳德前不久接受了一次基因检测,他的DNA测试结果让科学家们大吃一惊。因为柯纳德的DNA中含有遗传记号L1B1,这个记号可以追溯到一个古老的非洲血统。
 
据悉,柯纳德从母亲一方继承来的DNA具有3万年历史,仅发生过两次基因突变,并且之前从未在西欧国家发现。历史学家表示,地球上第一位女性“夏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她生活在距今19万年前的非洲。虽然当时还有其他女性,但只有她的DNA遗传了下来。无论如何,从遗传学的角度讲,全英国人恐怕都要管他叫“祖父”。
 
英导演变身消化系统活展品
 
迈克·莫斯利是一名纪录片导演,日前,莫斯利吞下一个一立方厘米的微型摄像机,进驻伦敦科学博物馆充当活人展品。参观者可以通过与他肚子里的微型摄像机联网的显示屏“参观”莫斯利的消化系统。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每一秒这台微型摄像机都会自动拍摄3张图片,并通过莫斯利身上的感应器将图像传回显示屏上。摄像机用了14个小时走完了莫斯利的全部消化系统,并最终通过排泄离开他的身体。
 
当活人展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据莫斯利介绍,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进行了24小时的绝食,然后又喝下了足足4升“味道险恶”的轻泻剂,以便微型摄像机在他的消化道里“畅通无阻”。
 
四名学生设计公式计算任意球路线
 
莱斯特大学物理和天文学系的四位硕士生设计了一个公式,可以解答当球员踢出旋转球时,足球是如何曲线前进的。利用这个公式,人们能计算出完美的任意球路线,踢出最佳弧线球。
 
贾斯敏·桑德胡、艾米·爱丁顿、马修·格兰特和内奥米·罗·格尼发现足球在空气中的弯曲总量、飞行速度和角速度或者“旋转”之间都存在联系,而且适用于足球运动。22岁攻读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物理学的桑德胡表示,为完成论文,他们查阅了物理学如何影响足球的各个方面,从球员穿着的队服到在高海拔比赛的影响等。(张章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2-07-07 A2 环球)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黑洞背后竟藏神秘“第三者” 纳米级“清道夫”专治眼睛里的隐形炸弹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