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在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上,保持着极大的优势。不过,这一优势很快将无法保持,正如工信部有关领导所言,中国原料药过去在世界上所取得的“江湖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靠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等沉重代价换来的。
目前,国家鼓励的原料药升级方式是,中间体生产企业向原料药领域转移,大宗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转移,特色原料药向制剂转移。
对于这样的趋势,众多行业主流企业负责人内心都充满了欣喜,毕竟,作为拉动医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原料药的出口转型升级做好了,中国医药产业的转型也就做好了,原料药产业的发展可持续了,中国经济也就可持续了。
原料药转型的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医药企业自身,它需要解决包括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品结构升级等问题,而只有提升我国原料药行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企业的生产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推动原料药转型的还有日趋严格的国际市场监管政策和随之而来的针对性政策等外力。比如,近两年,各类医药文件中已经非常明确地表态要对高能耗和高污染产品项目的投资进行控制。另外,直接关系到原料药企业利益的出口退税政策也在酝酿变革。
《中国科学报》 (2012-07-03 B3 健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