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海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1 6:26:2
选择字号:
探寻古薛国的人文踪迹

孟尝君陵园内的翁仲

 
 
薛国故城标志碑 陈允沛摄
 
■李海流
 
千年肃立的薛国故城
 
薛城,古称薛国,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薛国故城位于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北6公里的官桥镇境内,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拥有六万户的大都市了。史书《左传》、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对薛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成语“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等均出自于这片土地。
 
不久前,我来到薛国故城,故城的城墙依稀可见,说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但现存的城墙只是高出地面4~7米了。我在城墙的底部围着古城墙走了一段路程,在剥蚀掉的城墙墙基中,时常能够捡到一些残破的秦砖汉瓦。民国元年,修建京沪(津浦)铁路的时候,铁路穿过古城墙的西北部,时间越百年,当奔驰呼啸的列车驶过这座古城的时候,千年的肃立,千年的沉默,千年的雄伟只在冬日一个灰蒙蒙的夕阳里映出点点亮色。
 
据史书记载,薛国故城是夏朝奚仲的封地,战国时期孟尝君修筑城池,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整个故城有城门5座,南面2座,东、北、西三面各1座。外城中部,有大规模的战国至汉代的冶铁遗址,地面上散布大量铁矿石,炼渣和汉瓦当。在近年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居住遗址9处,制陶、冶铁、冶铜、制骨作坊10余处。内城即西周、春秋的薛城城区,并一直延续到汉代。在薛国故城的中央有一村名皇殿岗,相传是薛国君主宫室基址。在故城东北部,原有两个高大的封土堆,传为田婴、田文墓。《水经注·泗水》曰:“冢结石为槨,制作严固,坚不可动,莹丽可寻。”今此处已开发为孟尝君陵园。在故城西北部有毛遂陵园,内有毛遂墓。
 
薛国故城虽已灰飞烟灭,但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追思怀古的诗词文赋。明代徐天博在《过薛》中写道:“西去官桥旧薛城,城中百亩春田平,三千食客皆尘土,十二候邦就战争,林鸟有声应吊古,汀花无语自含情,千年野庙荒碑在,行路犹能说姓名。”清代满秋石在《春日过薛城怀古》诗中写道:“车正遗封弈代承,杳茫人鬼两无证,河山依旧还有薛,名分于今终长滕。”
 
古薛文化的发祥地——北辛遗址
 
北辛文化遗址坐落在薛国故城东南5公里的古薛河旁的高地上,隶属于官桥镇的北辛村。古薛河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北辛村,东依低矮的龙山,三面被古薛河的故河道环抱,地处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古代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良好处所。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北辛文化遗址进行了发掘,据发掘时采集的含炭粟标本,用放射性C14测定,其年代距今7345年,是我国东部沿海、黄淮水域所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最早的遗址,也是薛国先民的最早居住地,堪称古薛文化的发祥地。
 
在鲁南民俗博物馆中,我们见到了在北辛村古薛河中出土的石质生产工具,有磨盘、磨棒、铲、刀;以鹿角为原料做成的挖掘器,以石头为原料磨成的穿孔镰刀等。磨盘多呈三角形,矮足的磨盘甚为罕见。从这些发掘的器物来看,七千多年前的古薛先民在原始农业生产劳动中,已经创造出一套比较完备的耕耘、播种、收割、脱粒工具,原始农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
 
车圣奚仲故里
 
在论及车的发明者时,大部分史籍都明确记载奚仲造车。奚仲,夏朝异姓诸侯,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后,因擅长造车,曾任夏朝“车正”大夫,封为薛地,为薛国始祖。传说,奚仲在薛国故城南2公里的奚公山下造车,死后葬于山上。奚公山上的奚仲墓,据考古专家推测,应是后人为祭祀奚仲所修,修于何年无考。
 
《中国名人大词典》记载:“黄帝作车,少昊加牛,奚仲加马。”谯周《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少昊驾车,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广其制度也。”据此来推测,黄帝发明最原始的车子,以马驾车则是到奚仲时才开始,并广而推行。奚仲发明的马车由于时代久远,没有实物考证,但在甲骨文卜辞中,已出现象形文字“车”,从字形结构来看,由轮、轴、舆、辕等部件组成。在鲁南民俗博物馆的奚仲车辆展厅里,我们见到了根据文献复原的奚仲发明的马车。这种马车是一种单辕车,在车舆下方向前伸出一根较直的辕木,牵引车辆的马匹分别套在辕木左右两侧。奚仲发明的马车,以马代替人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交通效能,增强了人们的地域拓展能力,有利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和信息交往,促进了交通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沿奚公山东行不远,便是吕祖祠。该祠为二层石砌阁楼式建筑,院内有甘泉一处,祠前有石碑数座,传说这里是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沿奚公山向西,有居千山七十二泉之首的黑龙潭。水面约60平方米,深不见底。潭水终年溢流不息,清澈甘甜。每逢夏秋,飞珠溅玉,蔚为壮观。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个春天,王母娘娘令百花仙子在玉皇顶北的一个山套里,种植了一棵三百年开花,五百年结果,满千年成熟的宝葫芦,并命东海龙王三太子小黑龙管护。眼看到了葫芦成熟的季节,却被从蓬莱仙境去西湖游玩的铁拐李盗走,故王母娘娘向玉帝告了小黑龙失职之罪,于是将小黑龙囚禁在玉皇顶下的“天水牢池”,后来人们就把天水牢池改称黑龙潭了。
 
《中国科学报》 (2012-06-01 B4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