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贡晓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4 6:34:36
选择字号:
外星人又来了

 
片名:《超级战舰》
 
导演: 彼得·博格
 
类型: 动作 / 科幻
 
上映日期: 2012年4月
 
■贡晓丽
 
人类对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畏惧和期待,表现在影视作品中,外星人降临地球成为电影导演们热衷的题材。最近上映的《超级战舰》,剧情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讲述了在现代社会外星人侵略地球,然后地球军队反攻的故事。这种题材的电影,以前就有观众非常熟悉的《独立日》和《世界大战》。
 
对以上电影有印象的观众可能觉得这几部影片其实真的差不多,虽然特效和人物等各种设定都不一样,但是套路却很雷同。一开头外星人居心叵测,想要侵占地球的资源,武器先进,所向披靡;再之后,地球人(基本上都是美国人)奋起反抗,死伤无数,场面壮烈;最后,人类在穷途末路时发现外星人的某项弱点,攻克强敌,取得胜利。按以上逻辑,套用分析几部外星人入侵地球电影,屡试不爽。《世界大战》有些出入,人类根本找不到外星人弱点,但外星人无意中感染病毒大批死亡,也算地球人的胜利,皆大欢喜。以上这些就是好莱坞惯用的剧本了。
 
但是,这种套路真的不能用吗?其实每部电影在剧本的设定上还是有自己的新意,各展所长,否则观众早不耐烦,不买账了。
 
1996年的科幻电影《独立日》,全片充满着一种 “革命乐观主义”的情绪——不管是威尔·史密斯饰演的飞行员,还是醉鬼老爸或者美国总统,对外星人都怀着某种大无畏气概,连普通战斗机都可以把飞碟玩得团团转。角色的多元化令电影的表现力很强,而且对于某些细节描写看起来顺水推舟。几位主角都各有特点:科学家虽然是普通人但有科学头脑,总统则更像一个战士,战斗机师拥有丰富的感情生活……这些都令电影在人物的描写上丰富多彩起来。影片中有大量对情感的展现:科学家对前妻的眷恋,飞行师对脱衣舞娘的依恋,总统对妻子的爱恋……惨烈牺牲当中有很多让人动容的感情穿插其中。
 
2005年的《世界大战》既不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以往拍摄的可爱而善良的《ET》,也不像上面提到的《独立日》——让政治家、科学家等显要的人物担当影片主人公,让军方要人参与电影人物。《世界大战》就是关于一个平凡家庭面对“最凶残”的外星人恐慌到极点的故事;是专写以普通人视角来描述外星人侵略地球题材的典范。虽然打着平凡人物的“亲情牌”,影片仍会展现人类面对成千上万“三角怪”袭击的疯狂大逃亡。紧张恐惧的震撼效果,斯皮尔伯格可不会让观众失望。
 
如果加上上个月刚刚上映的《超级战舰》,好莱坞总算把“海陆空”对抗外星人的战斗描写都搬上了大银幕。这部斥资超过2亿美元打造的科幻巨制,讲述的是多国海军舰队在环太平洋联合军演时,遭遇来自异星的神秘战舰打击,在大海展开的一场激烈的地球保卫战。
 
《超级战舰》的创新点在于看到了一个国家拯救世界已经不再吸引人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世界拯救世界。日本自卫队与美军联合作战,体现了人类团结的美好愿望,让影片多了几分普世共鸣;片中多次提到《孙子兵法》,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影片中双方火力全开,作战灵感被层层激发,战斗的意义也逐渐脱离强弱胜负,慢慢围绕精神上的较量展开。影片高潮处是所有驱逐舰被炸沉后,所剩不多的官兵登上早已退役的古董——密苏里号战舰,重新与外星高科技对战的桥段。最后的结果不言自明,但是其特殊的意义在于:用老旧的军舰为载体,展示人类之间的合作以及精神力量,再次回归到人类自身的价值。人性的力量才是超级战舰制胜的力量,也是这部影片中超越军事装备的最大看点。
 
从外星人入侵地球这一好莱坞科幻题材中,反映了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特征,那就是:按套路出牌,又另辟蹊径追求不同。熟悉的场景再现与故事的陌生化表达在观众观影之后总会感叹:哦,这才是真的大片。
 
《中国科学报》 (2012-05-04 B3 生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