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文婧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6 7:3:16
选择字号:
文化的路径与“绿色”清明
 
■郭文婧
 
“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是感恩祭祀的时候。和往年不一样的是,除了普遍的烧纸钱,不少民众开始选购新颖的祭扫用品,电视、冰箱,甚至是在年轻人中引领潮流的苹果手机、平板电脑也有了纸扎版本。
 
真可谓“与时俱进”,一方面是选购者出于孝心,表示要让先人“感受到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性,经济学家算账,说一年全国烧掉了超过100亿的财富;环保主义者呼唤过“绿色”的清明节,不要烧纸烧钱等有损环境的祭品;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发出禁令,禁止塑料花、现代工艺祭品进墓园。
 
“绿色”是我们渴望的生活方式,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追求。然而,当“绿色”和文化相碰撞的时候,谁胜谁负还真难说。比如春节,过去很多城市“禁放”,这本是很“绿色”的,很“潮流”的,但却遭到了太多人的反对,弄得全国不得不在春节期间将“禁放”改为“限放”,以满足文化人对“年味”的要求。现在对“绿色”清明的呼吁,和春节“禁放”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100亿的物质财富,可以养活多少人啊,可以修多少路、建多少房啊……算不得,越算越心痛,越算越觉得浪费。各种祭品付之一炬,还要产生多少垃圾,还要释放多少污染空气的烟雾,还要带来多少火灾的隐患……
 
我们都明白“人死如灯灭,犹如汤浇雪”,都知道“死后风光,不如活着尽孝”。可是,每当清明节来临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社会气氛。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理智”往往就失灵了,本应该带头示范“绿色”清明的我们,也往往非常自觉、非常虔诚地加入到了这种“烧祭品”的行列之中去了,这是为什么?
 
“绿色”属于物质“理性”,“烧祭品”属于文化“理性”。人是物质动物,但人更是文化动物,当物质“理性”和文化“理性”相冲突的时候,文化的惯性是具有很大支配力量的。也就是说,清明“烧祭品”可能是文化必要的代价。文化的表达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仪式,否则文化就变得十分空洞和教条。在某种意义上,清明“烧祭品”正是清明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标志着文化存在的一种仪式。
 
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这句话也许让我们明白了清明祭祀真正的意义。清明祭祀不仅仅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完满的因子。不是吗?因为清明,我们更能够理解善始善终的人生理想,更能够超越死亡的阴影,更能够看开现世的无常,激励着我们好好地活着。既然是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在清明选择“浪费”的原因了。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现在以“烧祭品”为主要仪式的清明祭祀,弊病多多,是应该改改了。比如,在家中以摆放鲜花水果、放音乐、网上纪念等方式“绿色祭扫”、在墓前放白菊等鲜花或长青叶等以代替“烧祭品”。但文化仪式是存在路径依赖的,它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绿色”的方式不可能一下子形成。当然,清明应该走向“绿色”,这样的决心哪怕每年只是一点点地进步,都是不能动摇的。
 
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努力创新祭祀形式,并让这些“绿色”的形式成为广大群众能够接受的仪式;另一方面,对文化的东西,我们只能加强宣传引导,慢慢地推动,切不可操之过急,粗暴武断,对“新潮数码”祭品也是应该暂时给予宽容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记住:文化是需要仪式的,如果没有了仪式,文化也就死了。
 
《中国科学报》 (2012-04-06 B1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