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 |
认清差距才能追赶世界一流 |
|
■本报记者 杨琪
今年2月,中关村—硅谷高端人才创业中心在美国硅谷建立。这一举动,旨在吸引国外优秀人才与技术,通过该创业中心直接与中关村对接。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地理上的距离、现实空间中的大洋大海早已不能隔断不同时区之间的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关村“零距离”贴近全球高技术圣地——硅谷,正是对世界一流园区最典型代表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析“世界一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环境是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关键要素。
“2+3”标准定义一流园区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硅谷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700亿美元,占美国的1.2%,加州的近1/10;人均增加值约为13.5万美元。
硅谷的成功,是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也是美国强大国力的体现。美国超强的经济实力以及完善的金融体系,吸引了全球大量的资本,而硅谷一流的技术实力,也吸引了全球资本的关注与合作。此外,硅谷的成功经验还包括: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扶持为辅助,以及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
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硅谷,依靠创新走出了低谷,依然处于全球高科技园区的前列。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表示:“很多人认为高新区是高新技术的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基地,新型企业家摇篮。其中第二点很关键,创业基地的提法同硅谷人的说法有些相似,他们说硅谷是创业企业的栖息地,即其地理、气候以及其他条件有利于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人才生活和繁衍。”
“我认为,世界一流至少应该是‘2+3’,即具有2个要素与3个特征。”赵弘说。2个要素是指,一流的园区要具有一流人才和一流环境。其中一流的环境,并非指物理条件,而是指园区文化。
“只有鱼塘修好,有了鱼,才能慢慢形成鱼群。环境一流、人才一流,才能诞生一流企业。而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优化等都是为了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并用环境吸引、聚集人才。”赵弘说。
而3个特征则为:具有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具有一批有行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具有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品牌。
“2+3”,其核心还是在于企业。赵弘认为,多个企业集中才会形成产业。产业发展是政府紧抓不懈的重点之一,但根基还是能否产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条件不完善 创新路还长
“世界一流园区,我们可以学、赶、追。”赵弘认为。
从目前的一些数据来看,有些园区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但实际上,在赵弘看来,这只是表面上的超越。他说:“打造一流园区的条件还不完善,我们要走的创新之路还很长。”
跨国指数,是综合评价企业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指数。目前国外一些高科技企业的跨国指数高达60%,而多数中国跨国企业的跨国指数仅为10%~20%。赵弘说:“尽管最近几年,我国各园区中上市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上市公司的质量相较而言还是有差距的。”
在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过程中,目前,中关村、武汉东湖等园区走在前列。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园区的发展各自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全国高新园区排名第一的中关村,赵弘认为目前便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体制创新该如何继续推进,以及如何有效地整合首都的创新资源,调动各区县的积极性,形成一定规模品牌的空间载体,进而改变目前要素相对分散的状况。
在此方面,赵弘认为,武汉东湖、青岛高新区在体制创新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如青岛高新区,原本为一区三园,如今创造出一个新的园区载体,通过体制创新,将园区资源整合,最近两三年的投资总额超过过去10年之和,园区很快形成规模化的空间整体。
其二,中关村如何探索其与周边区域形成协同创新的模式?
北京市空间格局有限,各种要素的空间成本相对较高。“企业在这些空间格局中可以进行创新、生产,但在转化过程中,企业单枪匹马地行动,如搜寻资源、交易谈判,成本很高,致使产业化成本升高。”赵弘说,“政府应逐步搭建相关平台,使得中关村与周边区域联手,形成以市场力量为基础的、成规模的共建,通过这种共建模式来实现中关村与其他区域的利益共赢。”
在这个过程中,赵弘认为,“我们一定要把调子放低、步子放实,只有看到差距,才能去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在差距面前也不必妄自菲薄。中国市场很大,企业发展空间很大。企业把握住时代潮流,把握住消费需求和趋势,创新的前景就会很广阔”。
《中国科学报》 (2012-03-17 B1 园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