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昵图网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其产业布局、制度设计、体系构建等等,都要在新技术经济模式下进行。
■本报记者 周熙檀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世界一流园区建设,确立考量何为一流的标准十分重要。标准的确立,将为国内一流园区建设提供准绳。
但对于目前讨论中的世界一流园区指标,张缨有其自身的见解。作为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张缨把世界一流园区建设的标准,定格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更高的层面。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世界一流园区?如果没有认清在什么背景下去建设一流园区,相关指标设立和工作推进将是不清楚的。”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张缨直言,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局部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不能仅仅从高新区发展本身来看待这个问题。
“高新区要承担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使命。”张缨说。
创新型国家建设使命
2005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要法求。他希望经过5~10年,或者再长一点时间的努力,能够把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武汉、成都六地的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园区,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作出重大贡献。
地处长三角的江苏省颇感失落。多年来,江苏省不断凝聚资源要素,推动省内形成众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高地。苏州工业园、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常州高新区等,在当时都已是国内叫得响的高科技园区。但在世界一流园区战略中,江苏省的高新区却无一进入建设序列。
“未来中国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现这样一些目标,需要找一些抓手。”张缨认为,首批6个进入一流园区建设序列的高新区的遴选,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考虑了区域的平衡性问题,强调要从局域、区域到国家层面进行创新布局。
在国家的战略构想中,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并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张缨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区域差异很大的国家建立创新型国家,一定是先从局部凸起,通过局部成功,带动一个个区域发展。
高新区建设就是一个个的“局部凸起”。
“建设世界一流园区这项工作,是创新型国家建设非常重要、非常领先的步骤。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将形成从普通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创新型园区到世界一流园区的演变。目前中国高新区越来越多,沿着上述这样的路线不断往上发展,高新区带动的区域将会越来越多。而这样会在新的平面上有新的发展。”张缨说。
张缨所说的“新的平面”,是指基于创新的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中,高新区承担了载体的责任。高新区要推动创新从局域到区域再到国家层面的发展。
同时,这种创新是基于创新经济范式下的创新,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模式下的创新,不是原来传统模式上的创新,因而它的理念会有改进,工具和行为逻辑也必然会与传统的不一样。
张缨强调说:“一流园区建设,应该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引擎去推动;一流园区的形态描绘,应该是创新经济的局域建设,是在新的技术经济模式下的创新试验田。”
新旧范式转换阵痛
可以说,中国的世界一流园区建设,肩负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使命,又处在新旧范式转换的时代。因而,中国的世界一流园区建设没有可仿照、可借鉴的先例。“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的土地上,去做一个世界标杆性的创新经济的局域环境。”张缨说。
金融危机以及延续至今的经济衰退,原以为很快会过去。然而张缨在2011年10月就指出,未来10年是动荡的10年,金融危机以及延续至今的经济低迷,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这一时代的特质,是基于新的技术经济模式下的创新竞赛。
而这个新的时代来临前新旧范式的转换,必然是会有阵痛期的。
张缨说:“范式的变革,是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分析工具和运用工具的全面变革。范式变革带来的变化是深刻而全面的、革命性的。不同范式下的对话,极端地说是不同种类的对话;不同范式下的活动,看似有一些相似,但因为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分析工具和运用工具的差异,结果将是差异巨大的。”
著名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雷斯(Carlota Petez)曾提出,这一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ICT范式对大规模生产范式的替代。ICT是Information (信息)、Communication (通信)、Technology(技术)3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
张缨认为,在此次金融危机和全球衰退之后,所有国家都将在全球化背景和ICT范式下运行,无论是核心国家还是边缘国家,都将受到这一发展潮流的影响。这标志着全球将进入结构性过渡阶段。
因此张缨认为,研究ICT范式下的创新和创新竞赛与过去时代的创新有何差别,并且将这种新的认识贯穿到一流园区的建设中,是非常必要的。
世界一流园区之“眼”
张缨表示,世界一流园区,是立足全球视野的创新经济试验田。通过示范引领,世界一流园区将带领整个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达成创新经济全面开花的愿景。
事实上,这样一种道路,也是在新技术经济模式下,与世界其他发达和相对发达地区开展创新竞赛时唯一可能取胜的道路。
“这也是高新区在建设世界一流园区中,需要完成的最为重要的国家使命。”张缨说。
同时张缨还强调,世界一流园区一定要在某些细分的产业领域作出示范,并且力争在全球实现引领作用。但实际上,“如果到了细分领域,大家发现,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要成为领跑者非常困难”。
对于中国高新区来说,找到自己的“眼”非常重要。
“先期20年发展,高新区是靠优惠政策发展的,是吃偏食长大的。下一步没有偏食了,高新区怎么办?靠忽悠只能发展一时。”张缨不无担忧地说,“只有重新认识自己,同时重新认识世界,才能够清楚现在是什么形势,要用什么资源去做才能成功。”
2011年,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开展“一个行动,两个工程”。“两个工程”是指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关于这两个工程的具体内涵、导向、任务,目前都在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
张缨认为,这两个工程,既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工程,也是推动高新区加快发展的工程。但要实现高新区的全面战略提升,光靠这两个工程还远远不够。而且,要建设世界一流园区,这两个工程仅仅是开始的第一步,还需要新的设计。
《中国科学报》 (2012-03-17 B1 园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