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洪蔚)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2012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至此,这个以“面向决策、面向公众、走近科学”为宗旨的系列报告已连续出版了15年。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很早就开始进行中国面向21世纪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并陆续形成了几个报告,得到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给国家、社会提供一个年度科学发展报告,1997年9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发表名为《科学发展报告》的年度系列报告,不断综述世界科学进展与发展趋势,评述科学前沿与重大科学问题,并向国家提出有关中国科学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建议,特别是向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提供科学发展的背景材料,供高层科学决策参考。此后,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增加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和《高技术发展报告》,形成了“三大报告”的格局。
15年来,系列报告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科技素养提供了科技知识的支撑。同时,两会代表对这个系列报告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科学发展报告》从1997年至今,已连续发布15卷,在系列报告15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亲自为《2012科学发展报告》撰写序言——“新科技革命的拂晓”,并撰写了报告的第六章第一节。
《2012科学发展报告》是一本内容十分丰富的报告,全书约42万字,包括51篇文章。报告描绘最新科学进展,透析科学前沿问题,评述诺贝尔科学奖,盘点公众关注热点,众多院士就科学应对发展难题纷纷建言献策。
自2000年以来,《高技术发展报告》已经陆续推出13卷,每年聚焦一个主题,4年一个周期。《2012高技术发展报告》以信息技术为主题,参与撰写的作者多为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其中有多位院士。
自1999年以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已连续发布14卷。《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主题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重点探讨了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阐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意义,提出了未来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愿景、路径选择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国科学报》 (2012-03-14 B1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