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巧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14 7:1:46
选择字号:
民主监督不是“急活儿”
 
■本报记者 张巧玲
 
为期11天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已于13日上午正式闭幕。在这11天里,委员们针对各种社会热点,以及改善政协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交了意见和建议。 对多数委员来说,他们已顺利履行完五年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但记者想问的是,会议结束了,民主监督也随之结束了吗?
 
两会采访中,记者见到不少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手里拿着厚厚的提案、议案或建议。看得出来,这些文稿并非来自一时的灵感乍现,而是经过了平时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群访,最后形成的意见精髓。
 
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每年都要提交若干促进内蒙古地区发展方面的提案。她告诉记者,虽然曾在内蒙古生活了26年,对那里已说得上非常熟悉,但她每年提交提案之前,都要再多次回内蒙古进行调研。
 
不过,记者在两会采访中也曾经碰到过这样的答复:“我还没想好今年要提什么,过几天你再来找我吧。”或“这个问题比较敏感,还是不说的好。”
 
这不禁令记者感到疑惑:这种突发奇想的建议和对存在的问题遮遮掩掩的态度,能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吗?如果连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都不能负起责任,又有谁能为民疾呼?真正的民主监督又何以体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曾在政协会上提出,除两会期间外,还应加强政协委员的日常民主监督职责。而在进行调研时,叶培建也给工作人员提出一个要求:凡是请客、送礼的,一律不接待。这样才能确保调研结果的真实可信。
 
人民代表为人民、政协委员行监督。民主监督不应只是十几天大会期间的民主监督,而应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记者认为,每一个代表或委员都应该像周秉建、叶培建这样,真正履行好自己应有的责任。
 
《中国科学报》 (2012-03-14 A2 两会直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奏凯 新型单原子催化剂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他们在724首古诗词里,寻觅江豚足迹 物理学家实现点“铅”成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