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越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14 7:1:46
选择字号:
让孩子们快乐学习
 
■本报记者 刘越山
 
记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了解到,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提案议案中有许多涉及到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方青表示,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不是投入多少就能产出多少。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转变育人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特级教师郑捷则在两会现场抛出了一个问题: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我们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学英语?在以后的工作中,又有多少时间来用英语?
 
现在小学三年级就要开设英语课,但各地经济发展不一,师资以及语言学习环境等多种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郑捷认为,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合理。
 
“最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郑捷建议,教育部门应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以及不同学校的不同要求来设置英语课程,以保证更多人才更快地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也表示,由于现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希望孩子接受较好教育的需求,因此许多家长安排学生参加各类培训。
 
目前,许多孩子的成长时光几乎都被英语、舞蹈、钢琴、小提琴、绘画等各色课程“侵占”,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
 
沈健表示,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给孩子们一个愉快、激发兴趣、自愿刻苦学习的成长过程。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应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但如今的中国教育却正跟着社会的步伐猛跑,进入到追逐虚无的恶性循环中。
 
该是有所改变的时候了。
 
《中国科学报》 (2012-03-14 A2 两会直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奏凯 新型单原子催化剂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他们在724首古诗词里,寻觅江豚足迹 物理学家实现点“铅”成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