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笪志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15 6:49:42
选择字号:
日企或将未雨绸缪“脱”中国

 
日企的对华出口和投资战略将随着中国经济的起伏和不确定性作较大调整,未来向印度、蒙古和东南亚国家转移将成为可能的选择。
 
2011年,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深刻、美国经济减速、欧债危机愈发蔓延、日本一蹶不振的外围环境恶化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引领世界,取得了GDP9.2%,高于预期目标8%的增长。虽然低于2010年10.4%的双位数增长,经济减速趋势明显,再攀双位数增长难度增大,但对于开始逐渐重视质量的中国经济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毕竟超过30年的高速增长,在带来巨大增长和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诸多矛盾,适当放慢脚步或许能为今后稳健增长创造思考和纠偏机会。
 
不过,外资是否都这么看,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很多外资认为:2011年4个季度GDP由年初的9.7%开始,经历了年中的9.5%、9.1%,第四季度跌至8.9%,中国经济减速明显,宏观调控、欧债危机扩大、世界经济低迷等因素均使中国双位数的增长行将结束,预示高速经济增长周期临近尾声。
 
还有一种更加偏激的说法,认为随着中国牵引世界经济的作用降低,依赖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疲弱的世界经济将雪上加霜,迎来新的危机,并且很有可能是不亚于欧债危机那样的打击。欧洲的决策者们本来就将救命稻草寄希望于中国,指望发展起来的中国发动机充当力挽狂澜救世主的角色。不过,中国本身面临物价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经济体质趋弱等也让政府对经济硬着陆异常敏感,面对有可能是无底洞的救助并不敢贸然行事。更有一些知名国际经济学家断言:即使一党支配下在制定经济政策和发挥效力方面具有诸多强势,但超过日本雄踞世界经济大国第二位的中国,继续持续多年双位数增长近乎不可能。
 
不管对中国经济走势的认识有多极端抑或有多分歧乃至多元,回到标题,日本企业怎么看,它们有什么打算,这是本文要论述的主要议题。
 
首先,中国经济减速让日本企业异常担心。从1979年中日之间通过实施政府海外援助(ODA)开始合作历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日企很多已经离不开中国市场,这一点从近4万家投资中国的日企及雇佣了超过1000万中国员工的现实,日企在华年缴纳700多亿元人民币的纳税贡献,日企接近800亿美元的对华投资可见端倪。中国接近减速对外资企业打击最大的就是日企。从中日经贸结构看,日本对华出口年13兆日元左右,占日本出口总份额的20%左右。对华投资也远超预期,占日本投资总额的10%以上。远的不说,就在去年“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企还掀起了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不管是小泉时期的“政冷经热”还是安倍破冰之旅访华后的“政温经热”,经济热络的结果,日企形成了依赖中国市场的体质,中国经济减速这个“喷嚏”让日企跟着“感冒”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必然。
 
其次,去年的一些数据也可以佐证上述判断。钢材出口一直占日本整体出口量的15%,但2011年11月与上一年同期比减20.4%,呈现连续8个月的负数。日本石化业界更是一边倒地倚重中国,从雷曼倒闭冲击开始,作为石化基本原料的乙烯产量一直减少。2011年9月以后,来自中国的订单急速减少,使日本石化业异常紧张,甚至有大公司担心持续太长会引发业界重组。日企一直引以为荣的汽车产业受2011年中国新车销售增长2%的低增幅影响,开拓市场难度加大,日企在华市场份额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第三,日企担心中国经济走势,或将未雨绸缪早做因应准备。一些外媒不断鼓噪,认为中国纠正过分依赖出口导入内需面临很多瓶颈:人口1%的富裕阶层占据国民财富40%的过大的贫富差距将引发社会矛盾加剧;腐败已经使每年GDP的10%~20%白白流失;经济增长低于5%将会引发大规模社会动乱等等。一言以蔽之,中国经济必须进行彻底的体制改革。作为将摊子铺得巨大的在华日企,不可能无视上述问题,也不可能不做长久因应打算,不那么做就不是日本人了。
 
因此,日企的对华出口和投资战略将随着中国经济的起伏和不确定性作较大调整,未来向印度、蒙古和东南亚及基础设施后来居上的周边国家转移将成为可能的选择。在对华经贸趋势可预见的前提下,日企将继续向西北和东北拓展投资方向,东北等后发区域将弥补日企在东南沿海失去的市场份额。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2-02-15 A3 网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