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12
选择字号:
向远古沉积地层要油气
 
中—新元古界地层的年代为距今18亿到5.4亿年前,目前这一地层的油气勘探和开发程度还远远不够。在我国油气储量份额的统计数据中,除四川震旦系外,中—新元古界地层几为空白。
 
■本报记者 甘晓
 
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为4.5亿吨,其中约一半来自进口;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在这种大背景下,在我国本土寻找油气资源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日前,40多名地质学家受邀参加香山科学会议第444次学术讨论会,就“中国东部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与油气资源”展开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孙枢指出:“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在我国广泛分布,对其油气潜力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
 
开发程度远不够
 
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死亡后,构成其躯体的有机质不断分解,与泥沙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随后,沉积层不断堆积形成“烃源岩”,为石油生成提供基本的地质条件。一直以来,地质学家都在通过寻找合适的沉积地层来勘探石油。
 
“因此,全球具有商业价值的油气田都位于沉积盆地中。”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王铁冠对《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
 
距今18亿到5.4亿年前的中—新元古界地层,是地球上古老的沉积地层。尽管研究人员只在其上部发现过古生物化石,但它同样受到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成为油气勘探的目的层。1960年后,地质学家在中—新元古界与寒武纪底部的地层中,至少发现了数十处原生油气藏。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彭平安介绍说,在中—新元古界中的前寒武纪时期,火山活动和大规模冰期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为“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然而,目前这一地层的油气勘探和开发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全球油气资源分布的统计数据中,中—新元古界地层所占的油气份额只有1%到2%。
 
“至今在我国油气储量份额的统计数据中,除四川震旦系外,中—新元古界地层几乎仍是空白。”王铁冠说。
 
科研积淀本深厚
 
其实,中国是研究中—新元古界地层最早的国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前期,地质学家李四光就在长江三峡地区发现并建立了新元古代震旦系地层剖面。
 
孙枢回忆说,1955年苏联科学院代表团来访,他曾协助采集了一套北方震旦系地层标本作为礼品赠送给代表团。至今,他仍然记忆犹新:北方震旦系研究成果反映了当时我国地质工作的程度。
 
而南方震旦系的基础研究还曾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我跟随导师前往湖南湘潭协助研究锰矿,提出了深部可能有碳酸锰矿的推断。”孙枢告诉记者,最后湘潭锰矿成为我国重要的矿床。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深厚的中—新元古界科研积淀,为中—新元古界地质学研究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勘探潜力待挖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共有俄罗斯、阿曼、中国三个国家实现了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另有巴基斯坦、印度、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已证实具有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
 
“中国是全球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发育最完整的国家之一。”王铁冠说,目前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地区。
 
最近,王铁冠团队在燕山北部坳陷带共发现油苗和沥青点115处。而这正是寻找石油的重要标志。随后,他们在这些油苗中检测到了特定生物标志物的存在,证实该地区的确存在原生石油。
 
与会专家也一致认为,中—新元古界地层的特点让人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东部地区存在形成原生油气藏的条件,其勘探潜力应予以高度重视。
 
《中国科学报》 (2012-12-1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奏凯 新型单原子催化剂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他们在724首古诗词里,寻觅江豚足迹 物理学家实现点“铅”成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