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12
选择字号:
美国高技术企业避税争议再起
 
新华社电 美国媒体12月10日报道说,谷歌公司去年将98亿美元收入转至百慕大群岛的空壳公司,而在全球避税约20亿美元。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业内对美国高技术公司钻税法漏洞进行合法避税的争议。
 
彭博新闻社援引谷歌在荷兰的常规申报文件报道说,谷歌转至百慕大群岛的营业收入金额在过去三年中翻了一番。谷歌在美国外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54%,其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在欧洲国家的公司收入税税率普遍达到26%到34%的情况下,谷歌“精心”避税使得其2011年海外收入的税率只有3.2%。
 
谷歌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将其在欧洲的部分营业收入先集中到爱尔兰的销售办公室,然后让该办公室向一家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的空壳母公司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而百慕大群岛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这笔巨额营业收入在流出爱尔兰之后,中途还会借道一家谷歌在荷兰的空壳公司,为其进一步节省预扣税。
 
虽然合法避税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但美国各大高技术公司的避税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统计数据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71家高技术公司的平均税率不及其他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时代制定的针对实物销售的税法条款,已不甚适应数字化经济的发展。
 
美国公共利益研究集团本月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估算,海外避税让美国政府每年损失1500亿美元的税收。报告认为,修补相关税法漏洞是美国避免“财政悬崖”的重要一步。
 
有迹象表明,美国高技术巨头在避税问题上面临的压力正在加大。法国、英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已开始对高技术公司的避税进行严密监控。例如,谷歌在法国巴黎和意大利米兰的办公室,今年早些时候分别都遭到税务部门的“突袭检查”。欧盟委员会本月6日也号召各成员国严厉打击跨境避税的做法,称避税每年给欧盟造成的税收损失高达约1.3万亿美元。(李宓)
 
《中国科学报》 (2012-12-12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奏凯 新型单原子催化剂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他们在724首古诗词里,寻觅江豚足迹 物理学家实现点“铅”成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