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5
选择字号:
中欧语言合作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温才妃)12月1日,由教育部、欧盟委员会主办的“2012中欧语言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这也是中欧人文机制框架下的一场标志性活动。
 
今年4月,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在布鲁塞尔启动,国务委员刘延东和欧盟委员会教文委员瓦西利乌签署了《联合宣言》。在该机制框架下,中欧双方在高等教育和语言合作领域启动了一系列后续行动。
 
本次研讨会是推动世界语言多样性发展的具体实践。专家学者围绕“推动中文和欧洲语言的海外传播;为学习语言的师生提供培训机会、促进他们的流动;强调语言作为增进理解的工具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就一系列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强调,教育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中欧人文交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推动与欧盟的语言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中国的外语教学水平,让中国更加了解欧洲各民族的文化,将为中欧关系注入勃勃生机。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表示,作为国内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大学,北外全面启动了“欧盟官方语言整体教学平台”,为实现“让中国了解多样的世界,让世界理解变化中的中国”的时代使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悉,本次研讨会是自2009年以来的第三届中欧语言合作研讨会,来自中欧双方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教育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会。
 
《中国科学报》 (2012-12-05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给宋代古船请来现代“医生”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
胶原蛋白如何“钉”在一起 中国科学家提出捕捉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