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30
选择字号:
生鲜乳“莠去津”检测法获突破
 
本报讯(记者 黄明明)莠去津(ATZ)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在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的玉米种植中被广泛使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安全加工与检测技术创新团队在国内外首次系统研究了莠去津经过植物代谢、环境降解及动物代谢后,在以玉米饲料为基础的生鲜乳实际生产体系中的污染现状及迁移规律。
 
研究人员建立的饮水、青贮玉米、精饲料及生鲜乳等4种样品中莠去津及其6种主要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方法,实现了这7种极性差别大的代谢物的同时检测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填补了国内外对生鲜乳中莠去津及其代谢物同时检测方法的空白。此外,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保存方法对莠去津类物质的检测存在影响,并提出了采集后奶样常温保存、尽快处理,以及青贮饲料样品真空密封、冷冻保存、粉碎的方法,避免了实验误差,对于今后样品的检测据具有实际意义。
 
据悉,该团队研究了实际生产中奶牛饮用水、精饲料、青贮饲料和生鲜乳中的莠去津的污染情况,确认了其主要残留形式、残留水平和迁移规律,初步明确了青贮及青贮方式对青贮饲料质量安全性和奶牛生产的安全性影响,也为今后制定饲料及生鲜乳标准中莠去津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限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中国科学报》 (2012-10-30 B2 生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