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凤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12
选择字号:
极峻险中构平衡

《西斯庭圣母像》


 
 
艺术大师齐白石《工虫册页》中的一幅作品,构思极为峻险。
 
■林凤生
 
记得10多年前我还在《自然杂志》上班时,编发过一篇李政道的文章《科学与艺术》,文中说:“科学和艺术的很多内容是基于对称与不对称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应用。”他还设问:“自然界是不是完全对称的,或者有着内在的不对称性?具有全部对称的东西完美,还是具有部分不对称的东西完美?”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政道先生拿明末画僧弘仁的一幅画做例子。画的是一座山,峰峦叠起,岩石突兀,有一种峻厉冷寂之美。先生把画沿中垂线一分为二,去掉右半,把左半幅画按镜对称(镜中的像)复制,再与之拼成一幅全对称的山峰图,让读者比较。结果拼成的图画臃肿呆板,毫无生趣。原画中由笔墨变化产生的美感荡然无存。看来对绘画来说,全对称的形式不仅不完美,还成了要避免的忌讳。
 
无独有偶,科学上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些原来认为是全对称的东西也未必果真如此。物理学里的宇称守恒定律就是被李政道、杨振宁发现了它在弱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不成立,打破了微观粒子与它的镜像粒子(镜中的像)全对称的图景。
 
考察西方美术史,只有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初的西方艺术(尤其是古代波斯艺术)才呈现比较明显的对称特征。此后,对称的形式便在绘画和雕塑等艺术领域里逐渐消失,而追求平衡的视觉感受渐次成为艺术创作的目标。
 
请读者注意,与对称有规范的形式不同,平衡主要是一种心理体验。俗话说跟着感觉走,画面看起来赏心悦目就行了!
 
《西斯庭圣母像》是超一流艺术大师拉斐尔的代表作,深受观者的推崇。画中怀抱耶稣的圣母踏着祥云徐徐降落人间,左边是年迈的教皇怀着崇敬之情迎接圣母,而右侧的圣女不忍见母子别离,眼睛下望人间。两个小天使见证了这一时刻。
 
画面呈现了一种典型的等腰三角形构图:圣母居中高高在上,左右两个角上分别画了教皇和圣女。画面显然是不对称的:左侧的教皇画得大,右侧的圣女画得小,但整幅画面却十分和谐。由此可见,不对称的画面,可以给观者相当平衡的视觉感受。倘若我们把教皇画小,或把圣女放大,改成一幅全对称的构图,不难想像,这幅画的精妙之处就会随之消失。
 
再请读者把这幅画对着平面镜,观看镜子里的像。这样画被翻了个身,教皇位于画的右侧,圣女位于画的左侧。读者一定会觉得画面不平衡,右侧显得很重,甚至要把整幅画倾翻。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视觉思维的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同样大的形,右边的要比左边的重一些。如想左右看上去平衡(看上去一样大),左边通常要画得“大”一些,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众说纷纭。
 
艺术史家乌尔富林认为:“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改变,乃是因为人们在观看一幅画的时候是习惯于从左向右依次扫描过去,当把左半部和右半部互换时,也就是把观赏画的习惯颠倒了。”
 
艺术史家格芙伦对此有更深入的看法。他认为观者在欣赏绘画时会更关注画的左半部,就像观众在看戏的时候也会关注左半舞台一样。因此在左半部分的视觉空间里可以承担更多的物(人),而不致有“太重”的感觉。
 
而神经科学家柯布·斯坦雷则认为,一般人右手比较灵活,是由于大脑左半球比右半球有更为良好的血液供应,而视觉神经中枢也有左半优势,故对视域右方的物(人)更容易被感知,由此具有较大的权重……
 
除了上述的现象之外,格式塔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在绘画构图时,处于中心的人物或建筑,一定要比两侧的大一些。假如它们一样大,处在中心的就比两侧的显得小得多;在一幅画中,较大的或较重的形象应放在它的下部,使画面显得比较稳重;假如把远处的物体与近处的画得同样大,那么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显得大得多。
 
在色彩方面,红色看起来比蓝色“重”得多,而黑色要比白色“重”得多……当观者对于画中的某个人(物)的兴趣越浓,则其权重就越大。这些研究成果,对绘画的构思和创作帮助多多。
 
让我惊讶的是,我国近代的几位艺术大师,虽然未必知晓关于视觉思维的种种理论,却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对绘画的布局构图玩转得得心应手,出神入化。
 
例如徐悲鸿在建国前曾购得清郑板桥的《竹石图》。徐先生觉得其竹叶画得过于稀疏而影响画面均衡与节奏感,于是写大小六片竹叶穿插其间,以弥其不足。并题曰:“戊子(1948年)始夏,悲鸿得之,为补六笔,不能自已,罪过。是年初秋,先生又得清朱伦瀚《松鹤图》巨幅,但因年久日长,画面纸色变旧,双鹤不明显矣。先生则以‘手指为鹤背敷粉’,顿觉满纸生辉极具神采。”
 
艺术大师齐白石《工虫册页》中的一幅作品,构思则极为峻险,因为在画的右上方画了一棵灵芝和几株青草,占领了宣纸的上半幅,这样的布局稍不留意,便会造成画面的头重脚轻。但白石老人在下面的大片空白里巧妙地画了一只小虫,勾画极其精细,色彩极其浓黑。于是一下便能牢牢抓住观者的眼球,大大地增加了小虫在画中的权重,使画面不致上翻。接着,他又在画的左下角上钤上一方大的朱红的闲章(三百石印富翁),并在右边落款钤上名章。经过这样一番处理,画面就显得相当平衡,洋溢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气象。
 
与对称一样,平衡亦是一个在科学和艺术诸多领域里有着丰富含义的名词。它在科学上的解释是:在孤立系统里,不对称趋势逐渐减少达到的最后状态(熵的原理)。现在平衡和熵的概念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养生等许多领域,大家都在讲平衡,追求平衡,因为只有达到了各种因素的平衡,才能实现和谐统一的目标。
 
如果我们能弄懂了这些道理,反过来再来看画,就会有另外一种体会了。
 
《中国科学报》 (2012-10-12 B3 生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