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锡荣
邱锡荣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兼任江西省医学会检验专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第一届输血和血液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任江西省抚州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科室简介: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要担负全院的临床检验、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任务。科室下设生化、免疫(HIV初筛实验室)、临检和血液、微生物、门急诊、发光免疫、PCR扩增实验室7个专业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7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5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27人,大专学历10人。
■本报记者 王璐 通讯员 饶翔
《中国科学报》:目前检验医学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检验科如何通过科学创新管理确保检验质量呢?
邱锡荣: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所有检验科管理人员都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具体到我们医院来说,在抚州市政府的城区规模发展的整体规划下,我们医院建设了新院区,实现了医疗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院两区的管理模式。这些都为我们检验科的发展提供了好的发展平台,为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快速提高检验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科学报》:此前不久贵院与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创建了医院检验科的管理新模式,请介绍一下科技水平提升对于检验科室整体的促进。
邱锡荣:科技水平是医院发展的源泉,一直以来医院都大力倡导科技的引入与应用。与中生公司的合作,是院领导考虑到要尽快提升检验技术水平,通过合作,促进新项目的开展,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提供服务。
在此次合作中,由中生公司投入检验科所需开展检验技术的仪器设备。比如3200测试/小时的贝克曼AU 5400模块式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AU2700、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国Sebia自动毛细管电泳分析仪、法国Sebia自动电泳分析仪、美国GEM30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罗氏osmetech OPTI血气分析仪等。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促使了大批新技术、新项目在我院的开展,整体检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临床诊断和科研课题研究的新发展。
当然,这一创新模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其他各个科室的大力配合。临床科室主动到检验中心了解我们新开展的检验项目,并向患者解释检验结果。网络信息部门为检验中心搭建全新的LIS系统,做到全院联网,全院自助查询到每台仪器的检验结果和每个病人的检验结果。
《中国科学报》:如何将检验技术的提升与科室人才培养规划有效结合?
邱锡荣:我科在医院成为南昌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后,把检验临床教学工作列入工作内容。我们设立了以科主任为教研室主任的教研室,设立了教学秘书,主管学生的教学及日常工作,每年接收检验专业本科及大专实习生十余名,还有进修生到我院来学习,形成了较完善、具梯队式的实习生培养运行体制。
新设备、新医疗管理模式的应用,让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到更多的先进仪器。利用这种机会,让每个检验人员更新本专业的最新知识,让年轻人掌握高、深、新检验专业知识,学习和加强传、帮、带的能力。
今年9月,我院检验科获省卫生厅批准为医学检验医师培训基地。
《中国科学报》:实现了硬件升级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你对于科室的学科发展有怎样的规划?
邱锡荣:新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让我们有了更强的力量去迈向学科发展前沿,并努力创造条件实现临床与检验的完美结合。
目前,我们向临床推广了近年来的新项目、新技术60余项。每个季度,检验科都会向医院提供自编的《药学与临床》全院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及分析,使我院抗生素用药更趋合理。
新的检验项目开展后,提高了对病人诊断和治疗的水平,间接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效率。
《中国科学报》 (2012-10-09 B4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