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丹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18 7:22:21
选择字号:
自然子刊综览
 
《自然—化学生物学》癌症治疗新靶标
 
研究人员收集了一批能抑制人类癌细胞生长的自然产物,对这些产物的研究发现了抗癌治疗的新靶标。新成果发表在8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期刊上。
 
部分自然产生的小分子能抑制人类癌细胞的生长,但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它们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机制。Matthew Shair 和同事合作,鉴别出靶向癌细胞中自然产物的氧类固醇结合蛋白质(oxysterol-binding protein, OSBP )和氧类固醇结合蛋白质相关蛋白质。氧类固醇结合蛋白质和与氧类固醇结合蛋白质相关蛋白质在细胞的信号传导、脂质运输和脂类化合物代谢中发挥了作用,然而,科学家们并不知道它们对癌细胞生长或生存的影响。
 
通过靶向这些蛋白质鉴别出一系列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分子,为深入研究氧类固醇结合蛋白质及其相关蛋白质与癌症的关系提供了新工具,也为新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靶标。
 
《自然—方法学》/《自然—生物技术》锌指核酸酶的“脱靶效应”
 
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ZFNs )是一种能改变基因组特定位点的酶,这种改变基因组序列的技术也称为基因组编辑技术。如今,研究人员研究了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脱靶效应,新成果分别发表在8月在线出版的《自然—方法学》和《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
 
借助内源DNA修复机制,锌指核酸酶可以精确改变高等动物的基因组,但精确性是这种技术或工具的核心。脱靶效应是指锌指核酸酶所改变的基因组位点不是最初设计的靶点,脱靶效应因此给这种技术或工具的应用带来问题,但科学家们一直没有在整个基因组中研究过这种问题。
 
两个独立研究小组分别描述了实施这种实验的方法,并报告了他们的发现。在《自然—方法学》期刊上,David Liu 和同事用一种试管内、高通量测序阵列研究了特定的两对锌指核酸酶的分裂。他们观察到了人类基因组中脱靶序列的分裂,看到当锌指核酸酶在细胞中表达时这些位点被分裂的证据。
 
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Luigi Naldini、 Christof von Kalle和同事报告,通过将一种细菌整合到基因组发生断裂的地方,他们鉴别出4对锌指核酸酶的断裂位点。虽然绝大多数切割位点是所期望的位点,但研究小组也发现了脱靶位点,同时也发现了未被计算机方法预测到的其他位点。
 
《自然—遗传学》肝细胞癌的外显子组测序
 
外显子组测序是指利用序列捕获技术将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DNA捕捉并富集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分析方法。在8月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研究人员报告了肝细胞癌患者的外显子组测序结果。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杀手,这种疾病有高死亡率。感染B型肝炎病毒或C型肝炎病毒,以及包括饮酒在内的环境因素,均是导致肝细胞癌的风险因子。Kenneth Kinzler和同事合作,测出了10位携带与肝细胞癌相关的C型肝炎病毒患者的外显子组序列。他们在ARID2基因中鉴别出惰性变异,并将之作为肝细胞癌肿瘤的一种抑制基因。
 
(王丹红/编译;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turechina.com/st)
 
《科学时报》 (2011-08-18 A4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