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nc_lixin:居民收入“提高”的背后
怎样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从唯物辩证的关系来看,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着手:
一、 主观方面:从绝对量上提高居民收入。
不管国家GDP再高、CPI再低,如果百姓感觉到对自己没有实惠,荷包里始终没有钱,他们的生活水平就提不上来。
在同一时期、同种货币下,一元钱与十元钱的差别是明显的。所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工资水平、加快工资增长速度,让居民挣更多的钱才是根本。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能从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预期增长目标(>7%)设置得比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7%)还要高,并明确提出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而居民收入与GDP的对比是说明分配结构中居民和政府的财富分成的,这就从大的方面将财富从政府转移到居民,从国富向民富转变,让居民的荷包鼓起来!
二、 客观方面:从相对量上提高居民收入。
现实生活中影响生活水平的因素很多,诸如物价、房价、社保、医保、教育等,有效调控这些影响因素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居民这几年对“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等事件心有余悸,每当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出现价格大幅度波动时,都是最牵动人们神经的时候,往往引来居民的大量囤积。而居民囤积这些生活品又从另一方面助长了物价的提升,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稳定物价,就是不得不行之事,更从侧面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让同样的钱能买更多的东西、做更多的事情。
稳定物价、调控房价、增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加大教育投入等,这能让居民不必担心今天还能买一头牛,明天就只能买一只鸡的情况会出现,实实在在地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让钱更值钱。
网友刘凡:亲身经历赶超CPI
好久没去买菜了,一早陪我陪老婆逛菜市场,被吓了一跳。在肉摊上的招牌上依然写着瘦肉“每斤12元”。我知道猪肉早就涨价了,称了一块瘦肉,被告知22元!我弱弱地问,多少钱一斤啊?老板不屑地回答,“18元!”莲藕卖5元/斤,菜摊老板一再声称没有用药水泡过,用药水的3元就买得到;小青菜3元一把,大概有一斤多;豆腐0.3元一块,冬瓜1.5元,桂鱼22元一斤。西瓜1.8元/斤。菜场走了不到半圈,一张百元的大钞就花光了。回家我把肉剁馅包馄饨,包完一看,个个都比以前包的瘦小。唉,舍不得放多肉馅。
最近,我所在省的CPI和全国同步上涨到6.4%,理论上是在通胀的路上。但似乎除了有些怨言,还没有出现其他特别状况。周小川不是说,中国能容忍经济转型中的一定程度的通胀。包容、容忍、忍受。什么叫能忍受能容忍的?今天能容忍,明天呢?你可以容忍,其他人呢?钱多的能容忍,收入少的甚至没有收入的呢?
通胀的根本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俗点说,就是钞票比产品多,就是印多了钞票。涨价的猪肉,最多只能算是CPI多米诺骨牌中的排位比较靠前的一张而已。
猪肉涨价,养猪户其实也没赚到什么钱。今年全球粮价上涨超过60%,因为我们粮价调控体系较完善,饭桌上的粮食并没有让我们感觉到暴涨。而养猪所消耗的玉米涨价却没能得到控制。养猪户们对蛛网理论的朴素理解和调侃是,“赚一年赔一年,不赚不赔又一年。”
网友钱永伟:居民收入和CPI赛跑不是好现象
CPI过高,说明物价上涨太大,而居民收入增加,说明社会劳动力货币成本在增加,这两因素赛跑,实际上是在互相会成为推高对方的重要因素,社会对哪项都将出现失控。
收入与物价赛跑是社会必须十分认真对待的问题,那样的赛跑对社会的经济稳定绝对是不好的状况,那是互相推动的因素,其如果出现共振,那社会正常的生活频率会变异的,我们会进入生存的怪圈和瓶颈。
从消费经济角度分析,我们需要的是居民消费的质量,生活的质量,而不是居民收入增加,社会的货币增加,社会的物价上涨,对于居民消费的质量不仅不会提高,而且会让社会因为货币泛滥而造成经济危机。如果消费者收入跑不赢物价,那一定会降低生活质量。而即使收入跑赢了物价,那明天的物价一定会再涨。
只要有点经济学知识的人,每当我们看到一个社会的经济因素长期保持大幅度增长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的是压力,是担忧,而一定不是高兴,更不能够兴奋。因为经济元素长期保持高增长率的社会,一定是相对不稳定的社会。速度,现在已经绑架了处于亢奋中的人们,中国发展的速度过分地高涨,虽然说带了中国的聚变,可是也因为发展太快。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不断地通过激素刺激着某一方面,又推动另一方面那样发展。我们要宣传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够强调只要收入跑赢CPI就好。
居民收入增长超CPI
随着各省区市半年报的全部公布,各省居民“钱袋子”——收入增长情况也随之“出炉”。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梳理和对比发现,上半年29个省区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10%,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
从数据中发现,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整体快于城镇居民:27个省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其中17个省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20%。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省份是海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9.4%和31.7%。
中西部省份居民收入增速整体快于东部省份。东部省份和中西部省份在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上差别不大,都是百分之十几的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中西部省份则要快于东部省份。11个东部省份仅有辽宁、广东、海南3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20%,而20个中西部省份中有14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20%。
附:上半年各省区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及CPI涨幅一览:
★直辖市:
北京:城镇居民收入16236元,增长10.1%;农村居民收入8732元,增长12.4%。CPI涨幅5.5%;
天津:城市居民收入12861元,增长13.6%;农村居民收入7337元,增长17.0%。 CPI涨幅4.3%;
上海:城市居民收入18382元,增长12.4%;农村居民收入9369元,增长12%。CPI涨幅5%;
重庆:城镇居民收入10383元,同比增长14.3%;农村居民收入3491.23元,增长24.1%。CPI涨幅 5.1%;
★东部地区:
辽宁:城镇居民收入10038元,增长15.4%;农村居民收入6866元,增长22.1%。CPI涨幅 5.2%;
河北:城镇居民收入9104.3元,增长11.3%;农村居民收入4195元,增长19.9%。CPI涨幅 5.3%;
山东:城镇居民收入11098元,增长13.3%;农民收入5412元,增长19.3%。CPI涨幅4.7%;
江苏:城镇居民收入13741元,增长13.8%;农民收入6421元,同比增长18.3%。CPI涨幅5.7%;
浙江:城镇居民收入16835元,增长12.8%;农村居民收入8439元,增长15.4。CPI涨幅5.4%;
福建:城镇居民收入12980.06元,增长12.9%;农民收入为4315.40元,增长18.4%;。CPI涨幅5.3%;
广东:城镇居民收入13903元,增长11.9%;农村居民收入5132元,增长20.3%。CPI涨幅5.2%;
海南:城镇居民收入9512元,增长19.4%;农村居民收入4188元,同比增长31.7%。CPI涨幅6.6%;
★中部地区:
黑龙江:城镇居民收入7531元,增长11.6%;农村居民收入5917元,增长22.5%。CPI涨幅5.8%;
吉林:城镇居收入增长15.2%,农民收入增长24.7%。CPI涨幅4.9%;
山西:城镇居民收入8653.3元,增长14.6;农民收入2834.6元,增长20.5%。CPI涨幅5%;
河南:城镇居民收入9009.78元,增长11.5%;农民收入3177.31元,增长22.2%。CPI涨幅5.8%;
湖北:城镇居民收入9485元,增长13.6%;农民收入3462元,增长21.6%。CPI涨幅5.8%
湖南:城镇居民收入9513元,增长12.7%;农村居民收入3514元,增长21.1%。CPI涨幅5.8%;
安徽:城镇居民收入9356.1元,增长18.2%,农民收入3584元,增长19.9%。CPI涨幅5.7%;
江西:城镇居民收入8536元,增长12.1%,农民收入为3067元,增长21.2%。CPI涨幅5.1%;
★西部地区: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双双实现了年初政府制定的12%的任务。CPI涨幅6.5%;
陕西:城镇居民收入9346元,增长15.6%;农民收入3023元,增长25.3%,。CPI涨幅5.6%;
甘肃:城镇居民收入7329.47元,增长13.69%;农民收入2049.9元,增长27.4%。CPI涨幅2.8%;
宁夏:城镇居民收入8084.6元,增长12.4%;农民收入3070.2元,增长17.2%。CPI涨幅7.2%;
青海:城镇居民收入7032.36元,增长8.68%。CPI涨幅8.2%;
新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5.9%,农民收入增长24.5%。CPI涨幅5.7%;
西藏: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1546元,同比增长15.2%;
四川:城镇居民收入9388元,增长14.9%;农民收入3510元,增长20.1%。CPI涨幅6.0%;
贵州: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0%。CPI涨幅5.0%;
云南:城镇居民收入为8048元,增长12.1%;农民收入2020元,增长12.8%。CPI涨幅4.0%;
广西:城镇居民收入9484元,同比增长8.8%;农民收入3208元,同比增长23.1%。CPI涨幅6.9%。
(注:青海省数据为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西藏自治区数据为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
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群义:统计抽样有问题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群义研究员认为,各省区市半年报的数据主要来自统计部门。其方法为抽样统计,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因此数据不可能保证100%准确。民众的收入有增加的、持平的和下降的。对于持平和下降的人员来说,会明显感觉自己的收入没涨,但物价却实实在在地涨了。而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很可能是由于一部分人的收入增幅较大,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整体情况显示为增加的情况。也就是说,部分人收入“被增长”了;此外,一部分人感觉自己的收入增幅较低,还与不少人的认知误区有关。事实上,统计部门的居民收入数据,通常会包括工资性收入、年终奖、利息、股息、红利以及单位其他福利等。如果加上这部分收入,大家的整体收入水平都会提高一截。
人社部:GDP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需逐步实现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尹成基表示,实现GDP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同步,这是一个目标,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步实现。
尹成基表示,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明确的,特别是“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有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人社部主要是负责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资问题是我们这个部的职责所在。这项改革涉及各个方面的关系,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制度层面是非常关键的。尹成基介绍说,中央提出来,一些重大的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就是基本的制度方向要把握准,实施的步骤要进一步明确。所以实现GDP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同步,这是一个目标,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步实现。这要靠各方面共同的努力,靠实体经济的发展、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广大劳动者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成果。
名词解释
居民消费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教育和通讯、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居民消费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背景资料
我国CPI构成和各部分比重,在2011年最新调整为:
食品占31.79% ;烟酒及用品占3.49%;居住占17.22%;交通通讯占9.9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占9.64%;衣着占8.5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占5.6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占13.75%。
我国CPI计算公式: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125-100)%=25%。
在日常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为T=(P1—P0)/ P0,式子中T为1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1和P0分别表示1时期和0时期的价格水平。如果用上面介绍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水平,则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假如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指数从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么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就为T=(112—100)/100×100%=12%,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为12%,表现为物价上涨12%。
《科学时报》 (2011-08-13 A3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