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新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19 21:20:57
选择字号:
别再愧对海洋

 
《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百科系列:海洋》,[英]哈钦森等著,江文胜、王辉、李旭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本报记者 杨新美
 
今年,“海洋”两个字在普通百姓那里至少火了两次,一次是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出品的《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百科系列:海洋》中文版面世,一次是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长达104分钟的纪录片《海洋》在国内上映。
 
采用全铜版纸印刷的200多页、16开本《海洋》一书内容丰富全面,书中包含有1000余张图片,包括精美的海洋生物照片、手绘地图、计算机绘制的三维海底地图及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供的卫星照片等。“别小瞧这些生动直观的插图,其背后可凝聚着科学家们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作者们是通过它们将深奥、专业的知识科普化,将全球海洋的真实面貌还原出来。”中国国家地理地理图书部营销策划总监郭颖谦说。
 
国家海洋局极地办主任曲探宙评价说,《海洋》一书不仅丰富了自然百科系列丛书的内容,也填补了国内海洋领域科学普及方面的空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启迪更多的人们。
 
海洋世界的入门处
 
“虽然国外出版的有关海洋的科普读物很多,然而这本《海洋》却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百科全书,有其不可替代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郭颖谦强调说。与其他同类的书籍比较,《海洋》别具一格的是,这里为读者们释疑解惑的“解说员”不只是文字,更是直观图与文字的结合。
 
一张海洋生物地理分布图,明确指出了金枪鱼中的明星——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地理分布;而张着大嘴的、身体发着光的黑腹龙鱼和大西洋长臂章鱼的照片,直观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些“深海居民”在海洋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法则……翻开书,1000多张大大小小的图片就像默片电影中的一幕幕跃入眼帘。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枢在读过《海洋》后说,该书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它“以图解形式描述了神奇的海洋世界,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发动机”。
 
“看图说话”一定意味着浅阅读?《海洋》中各式各样图片包涵着丰厚的知识,有的用来说明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有的则是在传递气候变化、污染、自然资源、海啸、遭受威胁的海洋生物以及海洋保护等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许多知识。
 
然而,图片背后不仅描绘了海洋学学科发展的轨迹,还有历史、人文等学科的影子。如在《比斯开湾》的主题页里,作者就介绍了布列塔尼西南海岸的一个名为古尔法尔的小湾,而“这个小湾和周围悬崖峭壁给予印象派画家莫奈很多灵感,他还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著名的海景画”;在热带西太平洋上,如今人们依旧借助星座、海浪和迁徙的鸟类进行导航航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科技分社主任徐世新说,《海洋》所涵盖的信息量非常大,对于一名不太了解海洋的读者来说,这一本书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的知识点。
 
当人们意识到地下资源不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时,却并未正确地认识到海洋也是如此。而这一切的症结只在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
 
如今,水下照相机、复杂精密的声呐与采样设备帮助人们对不断变化的海底面貌更深入的了解,改变人们对海底生命形式的认识,太空的人造卫星帮助人们在全球范围内观测海洋并进行比较,而遥控潜水器则帮助人们考察以便开发出重要的矿产资源……这些关注海洋“人们”是所指的是科学家们。而普通百姓们海洋意识却很薄弱,只会在海上钻井平台漏油等诸如此类事件频频出现之时,才会把目光微微瞥向海洋。
 
郭颖谦说:“如今很多人说起我国的面积只知道是960万平方千米,却不知我国还有近4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对于出版这本书的初衷,郭颖谦说,希望能借此书普及海洋知识、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为此,他们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做这件事情,愿意让它低价惠及更多民众,让更多的读者能拥有它,去读它,以此倡导人们去了解海洋,了解海洋生物,去读懂海洋,从此不再愧对海洋。
 
大师亲自操刀
 
在当当的网上书店里,《海洋》一书上线不久便受到读者们的好评、赞叹。而郭颖谦对此表示:“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值得收藏的好书,因为可以说《海洋》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海洋百科读物了!”
 
给《海洋》扣上“最权威”的帽子,绝对不是徒有虚名,因为无论是文字、图片,《海洋》都是由几位大师联袂操刀的。
 
本书的几位作者都是国际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南安普敦海洋学中心高级研究员斯蒂芬·哈钦森博士,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洋专家之一、南非开普敦大学海洋地理学院教授J. R. E.鲁特杰哈姆斯教授,还有长达20年科学写作经验的美国弗吉尼亚州科学作家贝弗利·麦克米伦等。
 
如果说这几位专家赋予了《海洋》独一无二的权威性,而该书的3位译者,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教授江文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讲师王辉、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旭奎,则为国内读者保持了该书的原汁原味,延续权威性。
 
目前,科普著作的翻译几乎已成为一项既困难又难以产生效益的工作,如果没有热情与责任感很难胜任。起初,主持该书翻译的江文胜回绝了《海洋》。“时间实在是不够用”,江文胜说出苦衷:“每周我们几乎只有一天休息,工作到半夜是常有的事,现在我们出差开会都占用非工作日。我们几乎是挤时间作研究,根本没有时间可以做别的事情。”那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他?
 
在看过原稿后江文胜发现,“《海洋》的内容科学性很强,却非常浅显易懂,是一本难得的海洋科普读物,也是出版界出版原创科普书值得借鉴的作品。倘若被别人拿去翻译却随便敷衍了事,岂不是糟蹋了一本好书,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亲自来吧”。
 
接手后,他发现书中涉及海洋学中多个学科领域,就又找到了其他两位译者合作翻译,在翻译过程中,为了确保译文质量,更是经常请教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最终经过这个小团队的一番努力,使该书中文版的品质得以保证和延续。
 
《科学时报》 (2011-12-20 B4 读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