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 鹏 刘洪胜 潘 希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15 7:22:26
选择字号:
“鸟王”王西敏
——走云南见闻之二
 
本报记者 陈 鹏 □刘洪胜 本报记者 潘 希
 
夜色中,烟雾缭绕,两旁是高耸的森林。当车辆在迷宫般的路径中七拐八转,除了感叹,更是增添了神秘和探究的欲望。
 
我们就这样来到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古傣语叫“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真正的彩云之南,有梦的地方。
 
天色还朦朦亮,清脆或低沉的鸟鸣声唤醒了睡梦中的我们。推开阳台门,乳白色的雾气迷离朦胧,诗句一样优美的棕榈树叶随风摇曳。面对这样的景致,一路的舟车劳顿没有让我们觉得疲惫。
 
我们踏雾而行,寻找都市无法拥有的清新。这时,一群穿着“迷彩”、肩扛“大炮”的摄影人,认真地凝视天上。一问,才知道他们是观鸟爱好者,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来这里就是为了观察和拍摄各式各样的鸟。他们一蹲几天几夜,乐在其中。
 
学生般打扮,消瘦、精干的小伙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他时而用望远镜注视树冠,又不时与身边的“迷彩”交头接耳,手上却没有长枪长炮。
 
“你怎么不拿‘大炮’?”我们好奇地询问。
 
“他是‘风入松’!西双版纳的‘鸟王’!你连他都不认识?!”旁边的“迷彩”把我们也当成了爱好者。
 
仔细询问,知道他叫王西敏,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负责科普的工作人员。
 
鸟王?为什么这么称呼?这个浙江小伙子立即引起了我们的好奇。
 
2009年冬天,第一次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观鸟王王西敏,就被这里深深地吸引,再也不愿意离开。“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和种类繁多的热带鸟类。当时我就想,要是我能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多好!”那时,他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蒂芬角校区环境教育专业毕业回国。
 
对西双版纳“一见钟情”,让王西敏萌生了来此工作的念头。半年后,梦想成真,他应聘到园区科普旅游部,过上了每天与鸟为伴的生活。
 
“科普,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实是很重要的事情,只是现在大家都忽视了。这里是国内乃至亚洲最好的科普场所,我要多做点工作。”王西敏就这样开始了他的科普生涯。
 
王西敏的工作从观鸟开始。他发现这个人群执著而庞大,而植物园又是鸟类的天堂。于是,他和所在的科普旅游部开始组织策划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观鸟节,向公众开展鸟类保护宣传、进行常见鸟类认知培训。
 
王西敏自己并不摄影,闲暇时间,王西敏除了接待各地来访的“鸟友”,自己还活跃在“鸟网”中,义务做《中国鸟类观察》编辑,制作《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观鸟指南》,参加环境教育公益讲座,向普通大众推广观鸟和鸟类保护。他说,自己只是为那些爱好观鸟、拍鸟的人们指指路,告诉他们哪里能够观察到哪种鸟而已。王西敏在“迷彩”中广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热情好客,更是因为他对众多鸟儿的分布和习性了然于胸。
 
随着越来越多的观鸟爱好者进入园区,鸟类新种不断被发现,大批精美的鸟类照片流传出去,也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深入的科普教育项目创造了条件。王西敏的名声也随之越来越大。在鸟网上,许多人称他为“鸟王”。
 
现在,在王西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开始琢磨起利用园区资源,开发科普项目,科普旅游部也相继开发出“绿岛历奇”、“大手拉小手”、“植物艺术”和“秘密花园”等品牌活动,创办起《雨林故事》电子期刊。
 
“这是黄胸织布鸟的窝,生子前,雄鸟会先筑几个未完成的巢让雌鸟选,选中后,雄鸟与雌鸟共同把巢筑成。雌鸟抚育下一代,雄鸟会在旁边另外织一个简单的巢供自己站立,一直陪伴着雌鸟把孩子养大。”我们跟随王西敏来到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听他介绍。
 
“那是绿翅雀鹎,在国树国花园里最常见;那是朱背啄花鸟,路边的电线上就能见到;还有那个是赤胸拟啄木鸟,类似的还有蓝喉拟啄木鸟,它们都是百花园的常客了。”在热带雨林,王西敏看见旁边飞过的鸟儿如数家珍。
 
这位是来自北京的,那位是来自上海的,还有那几位是浙江的……采访中,王西敏指着远处聚精会神拍鸟的人向我们介绍,期间一个又一个远道而来的“鸟友”电话更让他应接不暇。
 
天色渐暗,王西敏和我们道别,说自己要去准备一个讲义,后天去武汉参加农村小学校长环境教育培训班,给来自8个省的农村小学校长讲授自然体验教育的一些心得。
 
《科学时报》 (2011-12-15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怎样快速融入学科圈子?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