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6月5日,云南生物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 图片来源:云南农业大学新闻网
本报记者 包晓凤
经过几番艰苦的努力后,云南云河药业终于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分行拿到2700万元的贷款,成为云南探索专利质押解决融资难的首个经典案例。
近年来,云南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破解融资难等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遭遇融资难
据了解,云南生物资源得天独厚,会聚了全国63%的高等植物、70%的中药材、59%的脊椎动物等物种资源,是全球生物物种高富集区和世界级基因库。2007年,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后,更是加快推进云南生物资源的深度挖掘利用。
2010年,云南省广义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1620亿元,是2005年的1.9倍,5年平均年递增13.8%,现代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保持了年均25%的增幅。云南白药、昆明制药、云南沃森生物等一大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名声鹊起。
“当前正是云南省生物企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云南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处长王芸最近在“推动生物产业融资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这些企业具有发展潜力大、专利拥有量高、在发展阶段急需融资等特点。
“但该类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因规模偏小、融资担保难,在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得不到资金支持。”王芸认为,“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云南省生物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共性难题。”
为此,云南省高层领导多次对云南发展改革委和国开行云南分行提出,希望加强金融创新,破解融资难题,推动云南生物产业赶超先进省份。
王芸介绍,今年3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明确了“重点加强与开行云南省分行的衔接与合作,定期推荐项目,争取推动出台专项信贷计划;探索试点先行,创新形成支持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可行模式”的思路。
云南发展改革委与国开行云南分行积极组织开展研究,确定了“试点先行、由点及面、由易到难、有序支持生物医药企业融资”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形成生物医药企业成长型企业融资的典型模式。
云南云河药业与国开行云南分行的融资模式,正是一个“试点”案例。
银企牵手
王芸介绍,经过仔细梳理“十二五”期间云南省重点培育的50户生物医药及重点建设项目,决定以云南云河药业有限公司复方龙血竭胶囊产业化项目为试点,探索以专利权质押解决科技型生物企业的融资难题。
云南云河药业和复方龙血竭产业化项目均为云南省“十二五”期间支持的重点,复方龙血竭产业化项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云南省生物医药发展资金给予其220万元的支持。
云南发展改革委将这一项目推荐给了国开行云南分行。最初,该项目拟贷款3000万元。但云河药业可用于担保的固定资产只能覆盖贷款1800万元,尚有1200万元贷款难以提供足额抵押物。但其药证、发明专利是核心竞争力。
“针对这一快速发展生物企业的共性问题,我们组建了省发改委+国开行云南分行+国家知识产权局+云南省知识产权局等多方有效联动的合作机制。”王芸说,最终设计了“固定资产抵押+专利权质押+企业实际控制人个人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的担保模式。
经过多方沟通,该创新方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开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鼓励和支持。今年6月,云河药业成功拿到中长期贷款2700万元。
这一创新融资模式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一位领导的高度评价:“该模式对解决生物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速知识产权资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云河药业董事长刘剑表示:“通过这次合作,我们深刻感受到此次创新融资方案设计,降低了融资成本,也将极大促进复方龙血竭胶囊产业化项目的建设进度。”
推广须有三个条件
该模式如何构建起来?关键之处在哪里?是否可以普遍推广?不少人士对此十分关心。
“这个案例中,主要是我们提供了项目,我们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判断,给他们(国开行云南分行)一些信心,然后通过他们的手段来探索出这个模式。”王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模式是云南分行创造的模式,我们提供的样本。”
国开行云南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当初他们在筛选项目的时候,挑中了云河药业,因为其成长性比较好,公司经营正常,赢利情况较好,资产负债率水平较低。贷款符合产业投向,建设规模适度,市场前景较好,项目建成后偿债资金保障度较高。
后来在设计融资方案时,却费了一番心思,因为云河药业不能提供足额的抵押物。
“如果是股权质押,会影响企业上市安排,如果找担保公司来做担保,成本比较高。”该人士说,最后,双方同意以“固定资产+专利质押+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的担保方式进行融资。
该人士介绍,专利质押的操作上,他们通过云南资产评估协会,找到一家国开行认可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对云河药业的两个专利进行评估,两个专利估价3000多万元。“但作为质押时,只按评估机构评估值的50%进行质押。”
由于该贷款是5年期的中长期贷款,风险防范要非常谨慎,所以需要企业实际控制人个人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该人士表示。
“万一企业还不了钱,专利如何变现来支付银行的贷款?”该人士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概率非常低,基本上不用担心。
“如果万一出现,云南知识产权局、国开行云南分行、云南发改委再商量对策。”他说,“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也正对此研究政策。”
这一模式能否广泛推广开来?该人士认为,推广这一模式,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专利评估更规范、政府要大力支持、企业除具有良好成长性外还要有知识产权优势。
《科学时报》 (2011-12-12 B4 企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