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 乐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20 22:1:58
选择字号:
丹麦大使裴德盛:
中国绿色发展有望复制丹麦模式

 
陈 乐
 
11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低碳时代论坛上,丹麦大使裴德盛用一句中国谚语开始自己的发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和丹麦都迈出了绿色发展的第一步,并制定了宏伟的目标,采取了坚决的行动,以实现绿色发展。”
 
今年10月,丹麦刚刚提出了最新的能源政策,提出到2020年将碳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40%;到2035年所有电力和供热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完全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成为不使用化石燃料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看似要求很高,但实际上对丹麦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数据显示,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丹麦经济增长近乎80%,而能源消耗基本保持稳定,二氧化碳排放也得到了削减。
 
丹麦经验表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可以脱钩。
 
造成这种增长方式的原因是,过去10年中,丹麦绿色技术出口比其他产品出口增长更快,这也充分说明绿色科技带动丹麦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重要性,今天丹麦已经是欧盟地区绿色技术出口最大的国家。如今,丹麦出口的12%来自清洁能源技术。GDP的3.1%都是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能效,约合94亿美元。
 
“发展可再生能源与经济增长是齐头并进的。”裴德盛说。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否有机会复制丹麦模式,实现经济增长和能耗脱钩?《科学时报》记者向裴德盛提出上述问题。
 
裴德盛表示,中国低碳发展方向正确,动力充足,有望实现低碳经济。
 
裴德盛指出,中国向绿色经济转型迅速,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使得能源强度实现降低。此外,2009年,中国投资340亿美元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上太阳能发电最先进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生产国,总额达到了640亿美元,占GDP的1.4%,中国已经在逐步实现绿色增长。
 
《科学时报》 (2011-11-21 B4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科学》(20250717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