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欢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20 22:1:58
选择字号:
LED行业处在临界点

 
上海世博会上,我国LED产业得到一次示范良机。陈欢欢摄
 
本报记者 陈欢欢
 
德班气候谈判前夕,中国再下“猛药”。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提出从2012年10月1日起,5年内逐步淘汰白炽灯。
 
据悉,此举将形成千亿元的替代市场。
 
此消息一扫日前深圳LED企业接连倒闭的阴霾,11月2日,LED照明的个股集体暴涨,8个股涨停,尤以公司名称中带有“照明”和“光电”二字的涨幅更为强劲。
 
据报道,目前中国照明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如果把在用的白炽灯全部换为节能灯,中国每年可节电480亿度。
 
但是,节能灯中的荧光灯面临汞污染问题。LED产品没有污染,比传统照明产品省电60%以上,寿命长达5~10年。但一直以来由于价格偏高难以推广,这也是政府对节能灯予以补贴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白炽灯淘汰路线图的出台,关于LED照明将正式列入政策补贴的传言甚嚣尘上,据悉将于近期公布。LED照明行业正迎来空前的发展良机。
 
11月16日,上海蓝宝光电总经理李刚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成本较高,在具体补贴政策没有出台之前,LED能否被普通百姓接受还需拭目以待。
 
期待补贴政策
 
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炽灯生产消费国,2009年全国普通照明用白炽灯产量为37.9亿只,这一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3。但淘汰白炽灯泡却是大势所趋。
 
此前,欧美日等国都已提出白炽灯淘汰时间表。我国从1996年开始实施绿色照明工程,节能灯和白炽灯的产量比已经由1996年的1:34上升至2010年的1:1,节能灯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由1996年的20%提高到2010年的85%。2008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对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购买节能灯分别给予30%和50%的补贴。
 
但是,尽管LED灯的能效只有白炽灯的10%,但由于成本较高,相比节能灯而言,售价远高于老百姓可承受的范围,因此应用市场并没有打开。
 
有评论认为,LED补贴可能将超百亿元,预计在3~5年内补贴总额可能达160亿~200亿元。在补贴带动下,LED照明商用市场将在近期启动。
 
据国信证券一位研究员介绍,LED照明题材跟其他题材、概念炒作不完全一样,产业链中很多公司将实质性地受益。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陆卫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中国LED行业的特色是民营企业居多,市场适应性很强。“现在处在一个临界点,光靠市场很难实现盈亏平衡,如果政府能从中补助,下一步的推进力会很大。”
 
不过李刚指出,由于LED等比节能灯贵很多,在具体补贴政策出来之前,能不能被老百姓接受还不好说。
 
成本制约?
 
此前,深圳LED企业钧多立老板“跑路”事件震动业界。后被爆出,今年以来,深圳已有80多家LED企业悄然倒闭或清盘。
 
据悉,由于LED行业成本投入较大,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加之一些企业盲目扩张,导致很多小企业资金链出了问题。
 
据记者了解,我国LED行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力量较为分散,实力参差不齐。由于应用市场迟迟没有打开,行业并没有经历过较大的洗牌。
 
不过,在国家新政的刺激下,行业洗牌已然加速。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应用市场的启动,LED行业的洗牌时代将到来。
 
李刚指出,行业整合很正常,总会有企业被淘汰,但产业的发展不能一直靠补贴,关键还需解决成本问题。
 
陆卫表示,民用LED灯要求强度不是很高,从技术上看,最难的芯片制备部分已经能够跟市场需求匹配,接下来没有不可逾越的难题。
 
目前,LED的芯片部分最近几乎半年就会降价一次。“因为国外调整了价格我们必须调整,否则就会失去市场。中国企业比较辛苦,但是竞争力越来越强。”陆卫说。
 
不过,李刚指出,虽然芯片决定了产品性能,但已不是成本制约的主要因素。
 
据介绍,目前芯片成本只占LED灯成本的5%左右。“尤其是通用化、民用化的LED灯对芯片要求不是很高,反而是铝型材等原料产业占了大头,而且其成本降价不是技术进步能解决的,因此降价难度更大。”
 
对于同国外技术的差距问题,李刚表示,国外虽然技术好,但是成本也高,而国产技术性价比高,有利于民用推广。
 
《科学时报》 (2011-11-21 B2 产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科学》(20250717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