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根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20 22:1:58
选择字号:
学术交流不再坐而论道
第二届中国技术史论坛举行
 
本报讯(记者贺根生)近日,第二届中国技术史论坛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参会代表除了来自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外,还有来自传统工艺品生产和文化出版企业的经营者和设计师。而且本次论坛得到企业相助,研究成果也多了对传统工艺传承、创新以及技术产品产业化的探讨。
 
大会执行主席、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史系教授万辅彬表示:“此次论坛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学术交流不再只是学者坐而论道,而是有企业家参与,使论坛由单纯的‘务虚’转到‘务实’。”他介绍说,正是有了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本次论坛不仅专业分会多、参会人员多、规模大,而且论坛涉及的内容丰富、学科交叉融合更突出。学术交流也从过去只讲传统工艺保护转到如何借鉴、应用老祖宗留下的技艺,以更好地服务当今经济。
 
此次参会的130多篇论文中,不少是关于如何将传统技艺形成产业,在开发利用中得到更好传承、保护。
 
通过本次技术史论坛交流议定,学会还将与有关企业合作,共同创办、出版《技术史论坛》年刊和《中国传统工艺研究集刊》;与电视台合作拍摄系列专题片《天工开物》,将其送入大、中、小学课堂。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所长张柏春则表示,科技史学者首先应对传统工艺技术正确判断,才能更好地向社会提出哪些东西值得传承与保护。
 
《科学时报》 (2011-11-21 A2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科学》(20250717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