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李甲林 谢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20 22:1:58
选择字号:
天宫一号转入长期管理阶段
 
本报讯(记者潘希 通讯员李甲林、谢波)记者11月20日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运营管理委员会获悉,正在382公里轨道上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正式转入长期管理,后续按计划将陆续开展各项科学探测实验。
 
此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已在11月18日分别对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升轨控制。18日11时,天宫一号飞行至第784圈时,其携带的两台490牛轨控发动机点火,进入预定轨道;18日19时22分,天宫一号在飞行到第790圈时,成功实施第二次升轨控制,轨道高度由337公里抬升至382公里,顺利进入长期管理轨道。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专家唐歌实表示,轨道抬升主要是为后续对接任务作准备。天宫一号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大气阻力影响,轨道高度会不断衰减。此次抬升轨道,是为了在神舟九号与其交会对接前,以尽量少的维持次数,使其轨道高度能够满足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要求。
 
据介绍,天宫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短期在轨运行向长期运营管理迈出的标志性一步,将为后续空间试验和空间站工程积累宝贵经验。按工程规划,天宫一号将在太空运行两年,做好长期管理工作,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对“神九”、“神十”发射对接意义重大。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行器管理室主任刘俊泽介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期管理包括3项内容。
 
一是进行轨道维持和飞行姿态转换。受复杂多变的空间环境影响,天宫一号轨道高度将发生变化,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持控制以保证天宫一号处于目标轨道;随着光照条件的变化,还需要适时在三轴稳定对地及偏航机动飞行姿态间进行切换,以保证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能源平衡。二是定期进行巡检。监测天宫一号平台各分系统设备工况是否正常,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三是配合地面应用系统开展科学实验,积累更多的科学数据。
 
《科学时报》 (2011-11-2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科学》(20250717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