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小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11 7:49:4
选择字号:
异国知音:孙中山与梅屋庄吉

 
《孙中山与梅屋庄吉——推动辛亥革命的日本人》,[日]小坂文乃著,吴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孙中山与梅屋庄吉》真实地再现了一位身为富豪的日本志士,为支持孙中山和其领导的辛亥革命,不惜倾家荡产提供巨额资金的感人一生。作为梅屋庄吉的后人,因为严格遵守先人的遗嘱,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对过去的历史始终保持缄默。后来,梅屋庄吉的曾外孙女、本书作者受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的鼓励,终于打破沉默,依据独家珍藏的历史资料和口耳相传的秘闻,写出了这段令世人震惊的历史片段。
 
□白小薇
 
茫茫人世间,有一种人可遇不可求,那便是知音。
 
它始于两个人“恍然隔世的相逢” ,“未识心先许,开襟语便诚”便是对这种情感的高度概括。它是爱与欣赏,专注与容忍,是一种高度的灵性的契合,同时还包含至死不渝的情感。
 
孙中山和梅屋庄吉(1868~1934)便是这样的知音。梅屋庄吉,日本长崎人,27岁时与孙中山一见如故,并承诺“君举兵,我以财政相助”。他深知革命只靠信念和理想是不能取得成功的。自打与孙中山成为莫逆之交起,他的一生都在为筹集资金支援中国革命而奔走四方。据日本经济学家统计,梅屋庄吉支援给辛亥革命的资金高达2万亿日元。
 
为了推动辛亥革命的成功,他不仅千方百计筹备革命武器和弹药,还出资创建了革命军飞行大队,专心培养中国的飞行员。此外,他还从精神和物质上全力保护和照料逃亡到日本的孙中山,在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事饱受众人非议,二人内心倍感孤独的时刻,是他勇敢地站出来,亲自为他们操办了婚礼。尤为令人唏嘘的是,孙中山生前,他嘘寒问暖,手足情深,孙中山去世后,他更是不远万里来奔丧,不仅亲自安葬了孙中山,还倾其家产制作了四尊孙中山的铜像,郑重地赠送给了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不让中日之间发生战争,他顶着“卖国贼”的骂名,拖着罹患癌症的病体,四处奔走呼号,最终因病去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梅屋庄吉对自己为中国革命的付出并没有居功自傲,甚至还留下了遗言,嘱咐子孙保守秘密:“我基于与孙中山的盟约,参与中国革命。因此,与此相关的一切概不对外泄露。”
 
作为一名日本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一些心知肚明的原因,当初孙中山为了赢得日本的支持,频繁地与日本人交往时,就曾遭到过来自自己同志的警告!恐怕在时隔百年的今天,也未见得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他们的友情。这也许就是孙中山生前除在梅屋庄吉和服短外褂的背面挥毫写下了“贤母”二字之外,对其只字不提的主要原因。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也许更多地是出于“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的心照不宣。
 
如果不是梅屋庄吉的曾外孙女小坂文乃女士打破沉默,依据独家珍藏的历史资料和口耳相传的秘闻,写下这本《孙中山与梅屋庄吉:推动辛亥革命的日本人》,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在半个多世纪前,竟然有这样一个日本人,不求任何回报地支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转眼间,辛亥革命已迎来100周年的华诞。假如我们能了解这段中国和日本跨越海洋缔结的珍贵友情,相信一定会感慨良多的。当人们心灵中的某块坚冰开始悄悄融化的时候,我们也许才能距离历史的真相更近。
 
《科学时报》 (2011-10-11 B4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NISAR卫星破纪录天线在太空“绽放”
创纪录高温引发异常融冰 微生物可复刻巧克力风味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