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荭 李强 王杨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1 11:43:44
选择字号:
札达盆地的记忆






 
□叶荭
 
古格遗址,是西藏札达县城最有名的古迹。1000多年前,吐蕃王国曾在这里建立起灿烂的文化,又在300多年前迅速消亡。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野外考察队,行经札达县城的时候,大多当地人以为他们是冲着古格遗址而来的。
 
然而,他们的目标更古老,他们是冲着埋藏在札达盆地地下、几百万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而来的。
 
从2006年开始,考察队每年都会在札达盆地露营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海拔4200米、连走路都气喘吁吁的高原上露营,其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札达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地带,考察队的日常用水要从七八十公里外的县城运来。
 
七八十公里,在道路坎坷的荒野,开车要走上一整天,水用完了,来不及运的时候,就从附近的河里取水,河水里含有大量的泥沙,要沉淀上两三天才能用。
 
野外考察不仅艰苦,也很危险,考察地点位于一处山沟中。一天午后,一场暴雨引发了泥石流,考察队侥幸从山沟中逃出。事后,他们庆幸地说,再晚几分钟,可能会被泥石流冲走。
 
经过几年辛苦挖掘,考察队终于有了一份极为幸运的发现——西藏披毛犀。
 
它的出现,证实了冰期动物起源于西藏,而不是起源于北极。也证实了札达盆地早在370万年前,就已经达到海拔4200米的高度。
 
如今,藏野驴还在这片干旱、寒冷的高原上奔跑。它们的同科近亲——三指马的骨骼就埋在它们脚下的大地里。300万年前,三指马也曾奔跑在札达盆地,又在15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失。
 
札达盆地所经历的这一切,何止300万年,生命在时间和空间里交替着,只有盆地上高耸的雪山,亲眼目睹过,只有当考察队翻开地层的时候,可以找到一点记忆的残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李强、王杨摄影)
 
《科学时报》 (2011-10-01 A4 影像)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