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舟:【百位科技精英力挺:"多数论文毫无作用“ 】
2013年,埃隆马斯克在接受著名公益组织”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专访时表达“论文无用论”观点
埃隆马斯克(Elon·Musk),大名鼎鼎的PayPal、SpaceX、特斯拉和SolarCity四家公司的CEO,在科技界恐怕无人不识无人不晓。
这样一个引领科技潮流并献身于科技发展的人,却公开质疑整个学术界,他认为绝大多数学术论文毫无价值,这对现行的学术界价值规则提出挑战,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Quora(国外著名问答平台,知乎的原型)上,成千上万人参与了该观点的讨论,纷纷在问题下作答,从2013年至今都热度不减。其中不乏科技大佬,MIT等名校的科研者及谷歌工程师这样的科技界顶尖人才,神奇的是,这些本该捍卫自身价值的牛人们,却几乎清一色的站在了马斯克这一边。究竟是什么致使大牛们纷纷站在了同一立场呢?【全文】
毫无用处的论文真的没用吗?科学不能“预先计划” 查看详细>>
陈儒军:【创新来自点滴积累 正面看待论文和专利】
绝大多数论文和专利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了点滴贡献,正是在无数论文和专利的推动下,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才会不断增长。每一篇论文的作用都非常细微,看似无用,但无数论文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如果我们以10年的尺度来看,就会发现巨大的进步。
去年我在国际大会上做了口头报告,今年很多国际同行都记得我,对我们的研究印象深刻。但我展示的成果是我们用近20年功夫,走了无数弯路,最多的时候上100人的参与下才搞出的仪器和找矿成果。这个东西突然亮出来,另某位对中国人极其苛刻的国际同行也对我非常友好。
在这次的大量学术报告中,可以发现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量算法层出不穷,各种方案大量涌现。最终成为工业标准的算法和方案只有一个,难道不被工业界采纳的其它算法就是垃圾?研究这些算法的论文就是垃圾论文?相关的专利就是垃圾专利?我们永远不能这样看,没有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我们就没有比较和鉴别,无法找到最优算法和最优方案。【全文】
刘立:【用数据说话:科学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贡献大】
从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所引用的科学论文来源看,来自工业界的论文总计占26.7%;而来自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则占73.3%。
2011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在《求是》第14期发表的文章”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中写道:”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3%以上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全文】
金拓:【请不要拉基础研究为论文炒作挡箭】
不错,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都是小概率事件,是建立在大量的没有产生发现和突破的尝试的基础上的;两者之间如同一些博主所言是分子和分母的关系。需要明确的是,支撑分子的分母代表着人类探讨未知或突破未能的努力。许多“研究”纯粹是为了挖出几篇论文,而且做的时候就知道不可能带来发现或突破,没有尝试解决任何问题。这样的伪论文做分母非但不能支撑分子,不会增加分子的绝对量,反而通过大幅增加查找有用信息的难度,通过对科研资源的竞争,对分子作趋零的稀释。
当“publish or perish”已经横扫科学界时,作死的行为必定带来反弹。美国NIH的科研基金中标率由20%以上骤降到10%以下,而且近十年徘徊,未必仅是施政者的好恶,未必不是社会的反馈。【全文】
叶春浓:【一个工程师眼里的论文】
我这几年来做过许多探索实验,加深了对产品机理的认识,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失败和成功的)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基础,深刻体会到广泛的知识+理性思维+实干的重要性。不与实验对照的仿真、优化都是空对空,除了玩弄论文忽悠他人、评职称、自娱自乐之外,实在没多大的意义!不过在有些基础研究者眼里,忽悠他人、评职称、自娱自乐本身就是有意义,而且还是大有意义。
论文是深思熟虑后的总结、提炼和升华,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的工程师,写论文都是提升能力的好途径,企业很多人一提到论文就与“垃圾”,“虚”等同,这是工程师固步自封的表现,是极不可取的。不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不做实验探索,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视农民种地式起早摸黑日复一日的劳作为“实践出真知”是国内众多工程师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全文】
谭清:【谈谈论文无用论--兼谈做事不易】
对于论文科研到底有用没用的质疑,在企业也是存在的。其实这也正常。我们经常的一次实验成本百万,花钱如流水,而看不到效果,一些分厂就认为我们是在做无用功,每次面对这种质疑,也真是无力反驳。确实,你单看一次实验,有用吗?几乎都没用,但是你将我们近三年五年的工作串起来看,谁能说没用,主要表现有三1.产品性能有较大改观。2.积累了一些数据和经验。3.培养和锻炼了一些人。但这个有用的成本有点高。我有时候也感慨,我一次实验祸祸的钱,是我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工资都挣不来的,却不创造任何价值,真是罪过。
现在争论论文科研有用无用,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200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巨磁电阻,但是如果没有IBM工程师的努力,巨磁电阻2007想得诺贝尔奖,怕是不可能。所以不要单纯的说论文有用没用,这是没有意义的。【全文】
徐晓:【论文有无用处的背后】
由于哪些文章属于有意或者潜在的无用文章,除了作者本人,其他人难于区分,所以,在管理体系上,我们除了严惩明显的造假文章,并没有一个有效的判断和管理方式。而最为简洁的办法,则是放低对这些文章的急功近利的考核和奖励。
“快发表,慢评价。”华罗庚所表述的最为靠谱。【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