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一年 地震预报真相
上篇 地震科研江湖 更多>>   
 
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不能说地震科研资金投入有问题,但是同时可以看到,包括预警和应急搜救在内的“事后”研究,尽管在挽救生命上更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但是得到的投入仍嫌不足。就总体资金流向而言,指向预报的科研项目和设备,仍然占据了国家拨款的相当比例。【全文请点击
 
 地震科研江湖
 地震学界的两个阵营
 地震预报的科学争议
 海城地震预报:难以传承的“经验”
 一次笔记引发的“青龙奇迹”
 地震科研“消费”
中篇 告别民科思维 更多>>   
 
一位曾经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数学博士,居然也相信网络上一位“山东老农”所声称的能够利用观看“地震云”来预报地震的说法,甚至花了一个多小时来试图让笔者接受他的“超科学”理论。
……
“举国同悲日,群魔乱舞时”,这是新语丝网站纪念汶川大地震专题所用的标题——这也正是大地震之后、一年来舆论在表现“地震能否预报”这一话题方面的真实写照。【全文请点击
 
 告别民科思维
 “国宝”耿庆国
 李均之的地震预报鸟
 任振球:我不是地震业余爱好者
 地震“预测术”真相
 孙士鋐:曾经的首席预报员
 翁文波和他的“天灾预测委员会”
 地震“预报”学术评价
 “预报”何来?
社论 更多>>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
时隔一周年,读起这首关于汶川大地震的诗歌,仍然潸然泪下。
成千上万孩子们的生命让人们不止一次地把矛头对准地震部门,“为什么又没预报出来?”
同样,在震后,也有很多大地震之前种种异象的报道,诸如多个地方报道蟾蜍搬家等。无独有偶,震后一周年,蟾蜍搬家的报道又多次出现,包括在震区绵阳。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指责,“连蛤蟆都知道(地震),还要你们地震局的人干什么?”
很多声称自己在震前已经预报出地震的人,这次成为了一些媒体和公众心目中的英雄,尽管我们的调查显示,几乎在每次地震后,都有人在声称做了同样的事情。
这让我们决定,用整整一期的篇幅,调查形形色色的地震预报真相,以及催生它们的社会因素,用这样的一份专刊来告慰那些逝者,并向那些让生者减少涂炭的努力者致敬。
为什么?难道震后一周年,这个问题仍然那么重要吗?【引自《理性、实证与地震科研》】
 
世界强震一览世界强震一览
 
中国强震一览中国强震一览
 
下篇 未尽的求索 更多>>   
 
“我住房子,我流汗,只靠国家是懒汉”,这幅悬挂在去往老北川遗址路旁的标语让人感慨万千。然而,让人从这幅标语中感到的,不仅仅是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的豪情壮志,从中也能读出一份受灾地区百废待兴却诸事待变的无奈。
正是因为震后的种种困境,让规划工作者矛盾重重。在《重建规划角力》一文中,我们看到,如果规划审批足够严格规范,那么大批建筑的重建时间将被拖过雨季,无数受灾群众只能在板房中度过差不多又一个年头。如果加快速度,又会面临着选址、潜在次生灾害和土地重新分配纠纷等诸多困境。
政府规划官员和援建专家面临的困境,也困扰着其他与地震相关的科研工作者。原因很简单,地震所关系的,不仅仅是科学上的有与无,还牵扯着经济、生命、道义、舆情和领导压力等方方面面。
……
种种挑战,种种窘境,断无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也只能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全文请点击
 
 未尽的求索
 一篇不该被忽视的论文
 大坝诱发地震的再思考
 中国地震预警之路
 目睹灾后修复与重建
 重建规划角力
 抗震设防重几许
 假如地震袭来
 编后记
其他 更多>>   

 欢迎免费下载《科学新闻》杂志专刊《地震预报真相》
 科学时报推出汶川地震一周年特别报道
新闻图集
地震科研江湖
地震学界的两个阵营
地震预报的科学争议
海城地震预报:难以传承的“经验”
一次笔记引发的“青龙奇迹”
地震科研“消费”
告别民科思维
“国宝”耿庆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