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良标等 来源:《自然—通讯》 发布时间:2025/8/4 9:28:48
选择字号:
科学家成功解码鱼类胚胎中的新生转录本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良标、胡鹏团队,在活体鱼类胚胎中实现了单细胞新生RNA测序技术的系统优化和应用,首次实现对“合子激活”阶段新转录基因的高灵敏度、高准确性检测,打开了研究生命起源奥秘的新窗口,也为水产育种的基因精准设计提供了重要工具。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每个新生命的开始都经历过一次“主权交接”,即从母亲提供遗传物质过渡到胚胎自主控制基因表达。这一过程被称为“母源-合子转换”,是胚胎发育中最关键的转折点。然而,刚被激活的合子基因转录本数量极其稀少,常常被海量的母源RNA“淹没”,使得传统的测序技术很难“听见”这些微弱却至关重要的声音。

研究团队围绕鱼类胚胎模型,开展了系统性优化。通过对10种主流RNA化学转化方法进行系统筛选,并在超过5万个斑马鱼细胞中测试,研究团队发现,基于mCPBA/TFEA 的“on-beads”转化方案,能实现超过8%的T-to-C替换率,表现远优于传统“体内标记”方法。此外,研究人员在斑马鱼受精卵的一细胞阶段显微注射4-硫尿苷,实现了对合子新转录RNA的高效标记。

系列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方法检测灵敏度大幅提升,能在海量母源RNA背景下清晰捕捉新合子RNA信号,并精准区分母源和合子RNA。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识别出多个此前未被报道的合子激活基因,并通过原位杂交实验验证了这些合子激活基因在整胚中的表达模式。(来源:中国科学报 江庆龄)

研究图示。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1375-z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2025073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中外科学家发现全球最深“化能生命”
双黑洞背后竟藏神秘“第三者” 纳米级“清道夫”专治眼睛里的隐形炸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