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Liquids 发布时间:2025/7/11 9:31:05
选择字号:
合成黏液涂层如何提升鼻喷雾沉积研究的生理真实性?|MDPI Liquids

论文标题:Enhancing Physiological Realism in Nasal Spray Deposition Studies: Synthetic Mucus Properties and Interactions with Saline Solutions and Stereolithography Resin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673-8015/5/2/11

期刊名:Liquids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liquids

鼻喷雾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给药方式,在呼吸道疾病治疗、疫苗递送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其沉积效果受鼻腔黏液层的显著影响。传统体外研究多采用无黏液的干燥鼻腔模型,难以模拟真实鼻腔中黏液对药物扩散、滞留的复杂作用,导致实验结果与体内情况存在偏差。为此,本研究通过制备模拟正常与患病状态的合成黏液涂层,结合 3D 打印鼻腔模型,系统探究了黏液层对鼻喷雾沉积的调控机制,为优化鼻喷雾配方与递送装置提供了关键参考。

研究以黄原胶(XG)为核心成分,构建了两种合成黏液体系:0.25% XG 溶液模拟健康鼻腔黏液(粘度 297–1020 mPa?s),1% XG溶液模拟患病(如囊性纤维化)时的高粘度黏液(粘度 3536–14694 mPa?s)。通过表征其物理性质发现,0.25% XG涂层表面的盐水接触角仅15°,展现出良好的润湿性和流动性;而 1% XG 涂层接触角为 25°,高粘度特性显著增加液体迁移阻力,与真实黏液的生理特征高度匹配。

实验对比了干燥表面与黏液涂层表面的喷雾沉积行为:干燥表面上,盐水呈分散液滴状,主要沉积于鼻腔前部,薄膜形成有限;0.25% XG涂层通过扩散与润滑作用,使液体分布更均匀,并能沿鼻腔底部迁移至鼻咽部;1% XG涂层则因高粘度限制流动,形成分支状迁移路径,无鼻咽部沉积。在30°倾角测试中,0.25% XG涂层上的盐水滴10秒内迁移38.6 mm,而 1% XG涂层上仅迁移18 mm,进一步印证了粘度对迁移的调控作用。

图例:一次喷雾并伴有轻轻吸气后,从侧面和隔膜侧观察到鼻腔模型(NC-1、NC-2 和 NC-3)内液体沉积的分布,其中鼻腔内壁涂有由 0.25% w/v 黄原胶盐水溶液形成的粘液层。

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合成黏液涂层在提升体外模型生理真实性中的核心价值:不仅为鼻喷雾配方优化(如针对健康 / 患病状态调整粘度)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递送装置设计(如头部姿势、喷嘴角度)指明了方向,有助于缩小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际的差距,推动鼻喷雾给药技术的精准化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