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赵海涛主任医师、杨晓波副主任医师团队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证实,对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中晚期患者采取免疫联合治疗后,再实施手术,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治疗的安全性良好。这一发现证明了手术在肝细胞癌综合治疗中的必要性,为转化治疗的规范实施提供了关键的循证学依据。相关研究发表于Liver Cancer。
肝细胞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且进展迅速,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存在肿瘤弥漫、肿瘤侵犯大血管、肝功能差等情况,被视为“手术禁区”。靶向药物、放化疗、免疫联合疗法等虽然可以延长部分中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客观缓解率不足40%。
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团队长期深耕肝胆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发现转化手术可能使患者受益。转化手术是指原本不能进行根治术的患者,通过积极的系统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使肿瘤明显退缩达到根治手术标准后再进行的手术。转化手术的目的在于彻底铲除可能存在的耐药性癌细胞,进一步巩固系统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但与持续非手术系统治疗相比,转化手术能否带来生存获益?转化手术的安全性如何?
带着上述问题,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团队分析了2019—2024年间就诊的128例初始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他们在接受至少两个周期的免疫联合治疗后,均达到转化手术的标准。其中74位患者选择接受转化手术,54位患者继续进行非手术治疗。研究团队收集并对比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以评估转化手术的临床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的无进展生存期达29.4个月,3年总生存期率接近80%,半数以上患者4年内未复发,有潜在临床治愈的可能。非手术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11.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5.4个月。两组患者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分析表明,转化手术后的患者如果继续使用原有效的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相当于新辅助降期手术后序贯辅助治疗),可进一步延长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研究者认为,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患者全身的抗肿瘤功能,手术可以彻底清除局部病灶,二者结合能够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在治疗期间,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手术患者恢复顺利,无围术期相关死亡。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通过大样本数据证实,转化手术可显著改善初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结局,为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临床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循证依据,也标志着免疫联合手术治疗从“延长生存”迈向“潜在治愈”的新阶段。
赵海涛介绍,下一步团队将积极探索转化治疗的最佳药物组合及疗程,开发预测转化成功率及复发风险的分子标志物,同时开展多中心的前瞻性III期试验确认结论普适性。期待随着转化手术策略的普及与优化,更多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重获生机。(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思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59/00054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