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近年来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一种人在经历或目睹严重创伤性事件后出现的精神障碍。4月8日,发表于《脑医学》的医学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干预手段,或可降低PTSD的风险。
PTSD在普通人中终身患病率达4%,特殊高危人群患病率高达58%。图片来源:PEXELS
PTSD的核心特征是恐惧记忆,特别是一些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中性线索,如人、时间、地点等回忆,都会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或生理应激反应。为了探究暴露于压力不久后,中断恐惧情绪巩固过程的方法,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选择性的神经激肽3受体(Nk3R)阻滞剂——奥沙奈坦(Osanetant),Nk3R是参与情绪调节的速激肽2(Tac2)通路的一部分。
在实验中,雌性小鼠首先经历了固定应激,这是一种验证过的类似PTSD模型,30分钟后又被注射了一次Osanetant。六天后,通过标准恐惧条件反射实验对小鼠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接受Osanetant的小鼠表现出显著更低的冻结行为(p = 0.038),表明其恐惧记忆的巩固过程受到抑制。
“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窗口期”,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Neha Acharya和Jaime Fabregat说,“我们并不是在阻止恐惧学习,而是减少了它在生物层面上被储存的强度。”
为什么实验只聚焦于雌性小鼠呢?事实上,PTSD 在女性中的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但大多数啮齿类动物模型仍以雄性为主。作为神经科学中关键但长期被忽视的因素,加泰罗尼亚研究与高级研究所的Raül Andero指出:“多年前我们就已经知道,女性和男性大脑处理创伤的方式不同。然而,针对女性的药理学策略仍然很少见。本研究朝着缩小这一差距迈出了第一步。”
有趣的是,同一研究团队此前的工作表明,本次研究的观察结果相反。研究人员推测,压力暴露可能会重塑神经回路,潜在激活了不同的可塑性机制。β- 连环蛋白(β-cateni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糖原合成酶激酶 - 3β(GSK-3β)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等因素都是介导这种转变的候选因子。
既然如此,创伤是否会使大脑对药物的反应产生 “预激活”?Nk3R阻滞作用是否只有在跨越压力阈值时才有效?这些发现如何转化为人类中的急性治疗,比如被攻击或事故后的干预?
“这些都是紧迫的问题,尤其是Osanetant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证明了其安全性。”Andero说。
鉴于Osanetant的安全性,研究人员建议未来可继续探索其在急诊室场景中的应用,为创伤诱导的记忆过度巩固提供快速响应的药物防护。
但该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仅测试了雌性小鼠,但未追踪其发情周期,也未分析分子标记物。尽管如此,行为学的结果具有较强说服力,且药物干预的时间窗口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来源:中国科学报 蒲雅杰)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61373/bm025l.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