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庆等 来源:《微生物组》 发布时间:2025/2/14 15:14:01
选择字号:
饲料多样化有利于舍饲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以下简称草原所)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西藏寒旱区岗巴羊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及植物生物质降解功能,为通过微生物干预改善饲草降解效率,提高反刍动物生长性能、生产力和产品质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Microbiome)上。

三种摄食策略。中国农科院草原供图

  ?

现代畜牧业面临全球饲料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挖掘反刍动物胃肠道高效降解植物生物质的微生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研究以西藏寒旱区(海拔4700 m)特色家畜岗巴羊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组学技术对摄食策略和胃肠道区段对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共生关系和潜在功能进行系列研究。研究首次构建了岗巴羊胃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目录,其中40%的MAGs编码植物生物质降解相关酶。

进一步研究发现,摄食策略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大于胃肠道区段,舍饲和半放牧降低了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共生微生物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因此,在舍饲和半放牧条件下饲料多样化有助于维持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多功能性,为寒旱区家畜的精准营养提供了理论支撑。

草原所博士刘孝珍为第一作者,研究员张晓庆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和西藏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的支持。(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40168-024-02022-5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突破2亿千瓦 “打一针”,为锂离子电池“续命”
北极地球工程项目因生态风险而取消 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中已知的最大物体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