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志涛等 来源:《自然-通讯》 发布时间:2025/10/21 15:21:09
选择字号:
双向闭环柔性神经接口治疗血管失功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等,创新性地将双向闭环柔性脑机接口技术拓展至血管外科场景,为血管失功提供了新的诊疗策略。

研究团队结合半导体微纳制造工艺与丝素蛋白材料功能化方法,研制出基于可粘附丝素蛋白的生物可粘附、曲面可贴服柔性血管神经接口。该柔性神经接口可在复杂液体环境中,与血管三维曲面紧密共形贴附,并与血管周向分布的交感神经网络形成稳定耦合,从而实现高保真、高质量的血管电生理信号采集,并精准分辨不同舒缩状态下的交感神经活动模式。

同时,针对金属支架植入诱发的血管失功问题,该接口可实时监测血管舒缩功能的动态变化,并对异常舒缩血管给予电刺激,以恢复其正常调节能力。进一步,科研人员基于临床金标准血管超声的动脉硬度参数,验证了其在功能干预中的有效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的支持。(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4118-2

生物可粘附、曲面可贴服柔性血管神经接口示意图及性能表征

柔性神经接口实现对血管失功的动态监测与闭环调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