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车静等 来源:《国家科学院院刊》 发布时间:2024/6/6 17:32:18
选择字号:
发现6个被忽视的中国两栖类多样性热点保护区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两栖动物评估为最受威胁的类群,因其受胁比例达41%。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课题组联合国内外的研究团队,以两栖动物为研究对象,发现了以南岭为代表的6个被忽视的中国东南热点山区,并揭示了这些山区对于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据悉,车静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分类、演化及保护研究工作。通过与国内同行开展合作,课题组基于长期研究数据积累,在2015年11月率先创建了“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一部数据更新及时的电子书。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截至2020年12月31日,车静课题组对621种两栖类,涉及7483条COI分子条形码数据及11745条分布数据开展了深入分析,在隐存多样性、多样性格局和保护空缺等方面,形成了对中国两栖动物多样性格局的系列新认识,包括物种丰富度、特有度、系统发育多样度及系统发育特有度等多样性指数。

根据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标准,车静课题组最终确定了中国两栖类共10个中国热点山区,这些热点区集中分布了59.6%的中国两栖类物种。

车静告诉《中国科学报》:“相比大家熟知的主要或部分分布在中国境内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如中亚山地、喜马拉雅地区、中国西南山地和印-缅地区,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东南部,即南岭及周边共6个热点山区在未来保护中更值得关注,这些区域拥有28.3%的中国两栖物种,且物种特有度也极高。”

该研究显示,新发现的中国东南热点区中88.2%的物种受到高度的人类威胁,仅有9.7%的物种分布范围受到保护区的高度覆盖。“如果在这6个新发现的热点地区扩大保护地范围,将直接惠及43.4%的保护空缺物种和13.0%的部分保护空缺物种。”车静说,“我们的研究也为其他类群的保护评估工作以及未来保护区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方向和指导。”(来源:中国科学报 沈春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320674121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