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发布时间:2024/10/17 15:19:41
选择字号:
FoAR  基于BIM和机器学习的基础物化阶段碳排放预测——以中国35座公共建筑为例

论文标题:Integrating BIM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predict carbon emissions under foundation materialization stage: Case study of Chinas 35 public buildings

期刊: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作者:Haining Wang , Yue Wang ,Liang Zhao,Wei Wang, Zhixing Luo, Zixiao Wang , Jinghui Luo, Yihan Lv

发表时间: August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16/j.foar.2024.02.008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FoAR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的全英文学术期刊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风景园林

本刊已被 A&HCI / CSCD / Scopus / DOAJ / CSTPCD 收录

01

论 文 题 目

Manuscript Title

Integrating BIM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predict carbon emissions under foundation materialization stage: Case study of Chinas 35 public buildings

基于BIM和机器学习的基础物化阶段碳排放预测——以中国35座公共建筑为例

02

作 者

Authors

Haining Wang (a)(b), Yue Wang (c)(d), Liang Zhao (e), Wei Wang (a)*,Zhixing Luo (b)(f)**, Zixiao Wang (a), Jinghui Luo (e), Yihan Lv (a)

(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b)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210096, China

(c) School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d) Hubei Haizheng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430000, China

(e) 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een Build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03

论 文 摘 要

Abstract

For the significan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it is crucial to identify the carb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foundations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design phase. This study would like to establish a process-based carbon evaluating model, by adopt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and calculated the materialization-stage carbon emissions of building foundations without basement space in China, and identify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missions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se five factors include the building function type, building structure type, foundation area,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 and foundation depth.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develops several machine learning-based predictive models, including Decision Tree, Random Forest, XGBoost, and Neural Network. Among these models, XGBoost demonstrates a relatively higher degree of accuracy and minimal errors, can achieve the RMSE of 206.62 and R² of 0.88 based on testing group feedback. The study reveals a substantial variability carbon emissions per buildings floor area of foundations, ranging from 100 to 2000 kgCO?e/㎡, demonstrating the potential for optimizing carbon emissions during the design phase of buildings. Besides, material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ing for 78%-97%, suggesting a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for using BIM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 phase to optimize carbon reduction efforts.

建筑基础施工对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较大,在设计阶段确定其碳排放特征至关重要。本研究拟建立基于过程的碳排放评价模型,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计算中国不含地下室空间的建筑基础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并通过相关分析找出影响排放的因素。这五个因素包括:建筑功能类型、建筑结构类型、基础面积、基础处理方法、基础深度。此外,本研究还开发了几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包括决策树、随机森林、XGBoost和神经网络。在这些模型中,XGBoost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最小的误差,根据测试组的反馈,可以实现RMSE为206.62, R² 为0.88。该研究揭示了每个建筑物的基础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的巨大变化,范围从100到2000 kgCO?e/㎡,显示了在建筑设计阶段优化碳排放的潜力。此外,材料对总碳排放量的贡献很大,占78%-97%,这表明在设计阶段使用BIM技术优化碳减排工作的机会很大。

04

关 键 词

Keywords

Building foundations / 建筑基础

Carbon emissions / 碳排放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 建筑信息模型

Machine learning / 机器学习

Sustainable architectural design / 可持续建筑设计

05

章 节 标 题

Sections Title

1. Introduction / 引言

2. Literature review / 文献综述

3. Methodology / 研究方法

3.1. System boundary / 系统边界

3.2. Functional unit / 功能单元

3.3. Quantitative approach / 定量方法

3.4. Models used for calculating emissions / 用于计算排放量的模型

3.5. Extracting factors affecting from BIM model / 从BIM模型中提取影响因素

3.6. Predictive model used for calculating carbon emissions / 用于计算碳排放量的预测模型

3.6.1. Evaluation index / 评价指标

3.6.2. Data preprocessing / 数据预处理

3.6.3.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deployment / 机器学习算法部署

4. Case study / 案例研究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研究成果及讨论

5.1. Results of carbon emission / 碳排放的结果

5.2. Comparison with other cases / 与其他案例进行对比

5.3. 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 / 相关因素分析

5.4. Predictive model building / 建立预测模型

5.5. Sensitivity analysis / 敏感性分析

5.6. Limitation and future works / 局限性及未来的工作

6. Conclusion / 结论

06

主 要 插 图

Illustrations

▲ 图一:地基基础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计算框架。© 本文作者

▲ 图二:地基基础与建筑物化碳排放的逻辑关系。© 本文作者

▲ 图三:案例地基基础材料碳排放占比分析。© 本文作者

▲ 图四:案例地基基础机械设备碳排放占比分析。© 本文作者

▲ 图五:地基基础物化阶段碳排放路径。© 本文作者

▲ 图六:地基基础物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相关性热点图。© 本文作者

07

作 者 介 绍

Authors’ Information

王海宁

讲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主要专业方向:装配式建筑、建筑碳排放、BIM、标准化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定量优化。

王 玥

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

中创汇科(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绿色建筑设计、建筑碳排放、能碳数字平台。

赵 亮

讲师

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碳排放,BIM,机器学习。

王 伟

副研究员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东南大学A类至善学者,东南大学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双创人才,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研究方向绿色城市设计、极端气候与基础设施环境设计。

罗智星

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入选国家级人才青年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低碳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

王子骁

本科在读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碳排放、机器学习。

罗景辉

讲师、空调制冷系主任

河北工程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地热能开发利用、低品位热能回收利用、热泵理论与应用、区域能源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吕依涵

硕士

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现工作于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装配式建筑、BIM、数字孪生。

08

原 文 阅 读

Download Link

长按上方二维码|浏览本期精彩论文

▼ 点击下方词条 | 往期精彩不容错过

#期刊快讯#系列

1/ 主编王建国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FoAR|2021年度报告,2022新年快乐!

3/ FoAR|2022年度报告,2023新年快乐!

4/ FoAR|2023年度报告,2024新年快乐!

5/ 最新|FoAR 2023 CiteScore 指数上升为6.2

6/ JCR最新|FoAR 2023年度影响因子3.1,两项评价指标均位列WoS核心合集建筑类第一

7/ 最新|FoAR 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

8/ 最新|FoAR 再次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9/ 最新|FoAR 荣获科爱十大优秀期刊奖

10/ 最新|FoAR进入2023年中国科学院分区表1区

#新刊上线#系列

2024年第一期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四期

#FoAR投稿指南#系列

1/ 投稿流程

2/ Guide for Author中文版

3/ 审稿流程及发表流程

4/ 如何提交修改稿

5/ 录用文章出版流程

#期刊知识科普#系列

1/ SCI之父尤金·加菲尔德的传奇人生

2/ 国际核心期刊数据库大解析

3/ 手把手教你如何使用最强工具Web of Science

4/ 如何发现一本好期刊

5/ 国内核心期刊有哪些

6/ 版面费与期刊影响力

#精彩文章#系列精选

01/ 城市设计实践发展的多元维度——基于UAL的案例研究

02/ 从智慧城市到共情城市

03/ 传统阿拉伯伊斯兰城市居住区形态学:以传统城市大马士革为例

04/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意大利视角

05/ 生物与建筑:将科学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六家法国建筑事务所项目案例研究

06/ 颇具争议的渐进式改造:Elemental建筑事务所金塔蒙罗伊公屋居住区项目的15年

07/ 联合眼动实验和SD法的传统商业街区视觉效果感知评价

08/ 历史的层次:古城堡遗迹中的新建筑改造

09/ 通过空间句法检验帕拉第奥别墅平面中的控制性、中心性和灵活性

10/ 自1931年柯布西耶的Salubra色卡问世后其建筑色彩的偏好:一种跨文化的分析

11/ 建筑师身份的描绘:1920年代末的中国美术建筑师——刘既漂

12/ 探索暴露于风影响下织物的表达与功能

13/ 绿色屋顶能否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显著节约能源?基于不同案例的批判性评估

14/ 芬兰近期落成的原木建筑的建构及建筑品质:相关建筑师的解读

15/ 新加坡高校教室光环境品质研究

期刊联络

高等教育出版社: 010-58556484

东南大学:025-83795543

刊物邮箱:foar@pub.seu.edu.cn

FoAR英文期刊交流QQ群:21608832

在线投稿

www.editorialmanager.com/foar

刊物主页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20952635

http://journal.hep.com.cn/foar

《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

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前沿》(Frontiers)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于2006年正式创刊,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向全球发行。系列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主题,是我国覆盖学科最广泛的英文学术期刊群,其中12种被SCI收录,其他也被A&HCI、Ei、MEDLINE或相应学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系列期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方式,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

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

http://journal.hep.com.cn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